关于征集辅导员工作案例和周点名案例的通知
各院(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搭建辅导员相互学习、提高平台。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总结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促进工作交流,鼓励辅导员对工作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广大辅导员在回顾、探索中不断更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决定在全校辅导员中开展辅导员工作案例和周点名案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对象。
全校所有的一线辅导员、学习导师,年龄在45岁以下的辅导员必须提交工作案例和周点名案例,鼓励其它年龄段的辅导员老师进行工作案例总结。
二、辅导员工作案例和周点名案例要求
1、辅导员工作案例的选择要体现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内容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日常教育管理、网络思想教育、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工作、班集体建设、学风建设、学涯规划辅导、日常事务管理等各方面。辅导员可结合各项具体工作撰写工作案例,采取一案一议的方式。
2、每个案例写法可以不拘泥于形式,可以根据案例边叙边议,重点分析做法,最后总结效果。也可以先叙述案例,再提出分析对策,叙议分开;还可以根据案例特点,自行确定写作形式(可参考示范案例写作思路,见附件二)。
3、提供的案例要主题突出,措施具体,方法科学,特色鲜明,分析深刻,有较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其他辅导员有借鉴意义,有推广价值。
4、案例选择须真实可信且有代表性,如特殊个体问题、群体问题、正面、反面、优秀典型、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有待探讨的工作等方面案例均可。
5、文风力求平实、真切,一般不要作不必要的情景描写和气氛渲染。案例中涉及真实人物可用化名,并标注“化名”字样。
6、周点名案例的内容和工作案例相同,更加需要突出群体教育功能。采取ppt或word稿件形式上报,主要展示本次周点名工作的心得与体会进行思考与总结。
三、投稿要求。
1、辅导员工作案例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周点名案例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
2、需提交打印稿与电子稿(Word文档),打印稿统一用A4纸,标题用三号宋体,标题下用小四号宋体写明作者单位和姓名,正文用四号宋体,行间距20磅,联系电话、E-mail等相关信息。
联系人:邓悦 联系电话:81891096
3、每位辅导员需提交1-2篇工作案例和一次周点名案例,同时,提交不少于200字的个人介绍。
4、截稿时间:2010年12月30日。
四、评优与奖励。
1、学生工作部(处)将组织专家对所有案例进行评选,设一、二、三等奖,并遴选优秀文章汇编成册。
2、获奖案例将在我校学生工作论文研讨会上进行交流。
3、是否提交工作案例和周点名案例将作为学期辅导员工作考核的依据。
五、要求。
1、希望各院(部)高度重视此次工作案例征集工作,将其作为“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的有效举措来开展工作。
2、望各院(部)积极督促辅导员进行工作总结、归纳,提升辅导员工作效果。
学生工作处
2010年9月13日
附件:1、辅导员工作案例撰写说明
2、辅导员工作案例范文
附1:辅导员工作案例撰写说明
学生工作案例撰写说明
学生工作案例是运用某些原理、方法、策略解决学生工作情境的描述,案例中渗透学生工作理念,展现在学生工作理论、方法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学生工作案例的撰写一般包括:案例主题、案例背景、案例事件、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理念及理论依据、可能会出现的行动误区、案例处理的方法和过程、具体效果等)、案例分析和启示、待探讨的问题、法规链接等方面。
1.案例主题。案例所要反映的核心理念和观点。
2.背景。案例发生的环境和条件。需要向读者交代案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案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3.案例事件。通过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对案例问题产生、解决过程中的环境、人物活动的描述,有针对性地向读者阐释特定的内容。
4.解决方案。
5.分析与启示。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生工作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理性分析,找出案例反映出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规律,为辅导员工作提供现实的借鉴与启示。
6.待探讨的问题。可列出案例中有待讨论的问题或由此引发的思考。
7. 法规链接(不一定写)。与案例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录、条款。
附2:辅导员工作案例范文
谁动了我的“奶酪”
案例简介
一天早上出完早操后,一名同学向我报告说放在书包里的两百元钱被人拿走了。当时操场上还有很多人,而这位同学的书包和其他人的书包就放在一起,并且其他人的书包都未动过,唯独他的书包被人翻过。我问他把钱放进包里的时候,有哪些人在场,他说很多人都在场,自己也说不清了。我只好提醒他自己今后多注意。此后,又有该同学寝室的其他人陆续向我报告说自己放在枕头下或放在抽屉里的钱总共约1000多元被盗,但门窗均未有被撬的痕迹。
案例思考
1.对查证落实的学生钱物被盗案件中作案人你会怎么处理:
A.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B、查实,并报请学校处分
C.赔偿钱物了事 D、纪律处分,并根据情况进行深入教育
2.目前高校学生钱物被盗案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共同特征?怎样根治?
案例分析
我感觉,这个寝室很可能有内盗。但是所有的人都说自己被盗过。我找来这个寝室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单独谈话,希望能从中找出一点儿线索。但是,每个人都显得很正常。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引起他们的相互猜疑,我不再单独找他们谈话,而是在班上提醒所有同学注意自己的钱、物,谨防小偷,可在私下里,我开始关注这个寝室的同学平时的消费情况,并把他们的消费情况与其经济状况相比较。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比较,我发现该寝室有一学生近来出乎比较阔绰,而这一切与我们平时对他了解的实际的经济实力并不相符。我认为这个同学有一定的嫌疑,但仅管这个情况并不能证明这个同学就是内盗。
教学管理老师向我反映说这个学生已有好几门功课亮了红灯,若这学期再有不及格的情况,他可能会被退学。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习上多下功夫,他表现出不在乎的样子。我装作不注意地套他的鞋很漂亮,问他花了多少钱,他得意地说六百多。我奇怪地问他,不是因为没钱交学费刚办了助学贷款吗?他一下子不吭声了。在我的继续追问下,他支支吾吾说是用家里刚寄来的钱买的,他边说眼睛一边瞟着别处,不敢看我。谈完话后,我立即给他亲戚家挂了一个电话,请他父亲听电话(他家里没有电话),我对他父亲说:“我是老师,你刚寄给你儿子的钱他已经收到了,因为他们寝室没有长途电话,所以我代他向你报个平安。他父亲奇怪地说这段时间没有寄钱给某某呀。我故意说你不是某某某的父亲吗?他说不是,我连忙说自己打错了。挂上电话后,觉得自己的判断已经被证实,召集他们寝室的同学开会,告诉他们我已经查出他们寝室内盗是谁,之所以不点名,是希望他能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以取得大家的原谅。我边说也盯着某某的眼睛,他看向别处,表情很不自然。我于是告诉他们我可以多给一天时间让这个同学好好考虑,希望他不会让我和同学们失望。他沉默不语,我接着说,如果偷窃的同学还是不主动承认的话,我只好将其交给学校保卫处来处理了。不过,他要是明智的话,应该下决心承认,只要他能主动认识错误,老师和同学一定会原谅他的。他思考了很长时间,终于说:“我承认,请老师谅解我。”我进一步向其了解偷窃的原因,他说看到别人有钱买这买那,自己十分羡慕,但家里较困难,不想给家里造成经济负担,于是做过几个家教但赚钱太少又很慢。那天看到某某同学把两百块钱装进了书包里,实在忍不住去拿了。见没人查,就经常趁寝室同学不在偷他们的钱。我要求他向寝室同学道歉,并分批把钱还回去。他在我的陪同下走进寝室,鼓起勇气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偷窃的原因及经过,并一再请求大家原谅他。寝室的同学十分气愤,说这段时间寝室里大家相互怀疑,结果弄得关系紧张,都是他造成的。平时看见他困难,寝室同学还主动借钱给他,没想到他居然做出这种事情,大部分人一下子觉得无法接受。我批评了某某所作所为,指出他将受到校纪的处分,希望大家教育他,鼓励他,给他重新做人的机会。同学们表示需要时间考虑。之后,我又多次找某某谈话,对他进行教育,他十分懊悔自己之前的行为,表示自己一定要重新做人,发奋读书,不让老师和同学失望。后来,他把钱全部还清了,功课也不再亮起红灯。
案例分析
对待学生钱物被盗窃现象一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视,尽量侦破;另一方面不能胡乱猜疑,轻率处理,关系到一个学生一生的名誉,即使掌握了确切证据,查证属实后,也不能简单处理,一定要尊重学生,经常找学生谈话,促使学生从内心里、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错误。切不可一味地批评,而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重新做人。
同时要提醒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钱物,不给窃贼造成可趁之机;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安全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治安综合治理的自觉性,共同构筑校园道群防群治的综治体系。
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偷窃、骗取、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故意损坏等侵犯公私财物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案例链接
(此次可以连接几个自己知道的具有典型事例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