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848期简报)50net永乐高1931年创办于江西瑞金,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在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特别是学校地处陕西,又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近年来,学校不断挖掘红色资源新内涵,创新红色育人新形式,把学校历史和发展现实相结合,把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把党和国家的殷切希望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相结合,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取得良好成效。
把红色资源融于课堂教学。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中都有机贯穿红色资源教学内容;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设立专门课时进行校史教育;组织编写《光辉岁月》读本、《永远的西军电》音像资料片等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资源辅导材料;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堂上开设“经典红歌赏析”专题,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接受红色资源的感染和熏陶。
把红色资源融于党团建设。学校建立校、院、班三级“大学生马列自学小组”和“大学生业余党校”教育体系;每年邀请专家在学校党校作革命传统教育讲座,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到八路军办事处、延安等地参观学习;举行枣园、王家岭齐唱国歌、“四•八”烈士墓扫墓等活动,让大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把红色资源融于社会实践。学校在陕西大学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设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组织“重上井冈山”、“重走长征路”等实践体验活动,坚持开展“实践归来话感受”等总结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今年暑假,全校组建了“与祖国共奋进”延安榆林经济发展博士实践团、“瑞金之星”大学生骨干实践团、“重建新家园”西部地震灾区实践队等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516支,参与学生万余人。
把红色资源融于学风建设。学校探索形成了一日生活制度、周点名制度、学风监督岗等学风建设新举措,开展“做西电优良校风学风传承者,做新校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者、发展者”主题活动,举办“我与西电共成长”优良学风建设专家领航报告会、“瑞金之星”评选等活动。
把红色资源融于校园文化。学校设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饮水思源”题字碑,以“井冈山”、“延安”、“瑞金”等命名校园道路,着力打造红色校园人文景观;定期安排校史、校情展览,开展以弘扬“西电精神”为核心的主题创建活动和“爱国、责任、进取、荣誉”主题教育活动,建设“瑞金之星”红色网站,举办红色文化讲坛、红歌会、红色演讲等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挖掘红色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渠道和途径,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学生中理论学习的风气更加浓厚,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要求入党的积极性增强,一年级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超过80%,本科毕业生党员比例近40%。学生们自觉把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和民族命运联系起来,积极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主动要求到边远雷达站、转播台等岗位就业的学生逐年增加。2010届本科毕业生中,近50%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研究生到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超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