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学生工作简报 2012年第16期(总第199期)

发布时间:2012-11-30 00:00:00来源: 点击:

工作动态

◆学生工作部门学习落实本科教育教学专题会议精神

        11月21日下午,学生工作系统在南校区召开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专题工作会议精神。党委副书记龙建成出席会议并讲话。

        龙建成传达了党委书记陈治亚和校长郑晓静在本科教育教学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他指出,这次会议是建立在对西电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召开的,会议提出的各项举措和工作要求符合学校实际。

        他要求,学生工作系统要在巩固落实好本科教育教学专题工作会议和全年学生工作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工作思路、明晰工作重点,创新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方式,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夯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的工作理念,着力推进教育、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大格局。

        他强调,当前要在广大学生中掀起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以狠抓到课率为重点,深入推进以“做西电优良校风学风传承者,做新校区优良校风学风建设者与发展者”为主题的学风建设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学而不罔、学而愉悦、学有目标、学有成效”。

        龙建成对下一步学生工作提出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更加注重西电精神、西电文化的传承与培养,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培养学生包容、进取、责任、诚信的品质;二是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三是更加注重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四是更加注重以学生喜闻乐见方式开展工作,既要让学生看到真理的光辉,又要注重用时尚元素吸引学生;五是更加注重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他进一步要求,全体学生工作干部要继续发扬勤奋工作、乐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在全力推动工作开展的基础上,勤于总结经验,加大工作宣传,提升工作水平,把辛苦转化为成果,把经验上升为科学,推动学生工作全面上水平、上台阶。

        各院部主管学生工作干部参加了会议,并围绕如何贯彻落实本科教育教学专题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学生工作谈了各自的体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设想和建议。(韩睿)

◆学校在学生中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50net永乐高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营造崇尚科学道德、追求学术卓越的浓郁学风和氛围。学生工作处统一部署,各学院精心组织,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活动。

       一、发挥榜样力量,促进优良学风。为巩固学年总评成果,充分发挥学生先进激励人、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学生工作处开展了“2012年优秀研究生风采展示”活动,遴选出26名优秀研究生,将他们的先进事迹编撰成网络版的《优秀研究生风采录》,在学生工作处网站上进行集中展示宣传。同时组建首届优秀研究生学风建设巡回报告团,11月8日、21日和22日,报告团分别在理学院、50net永乐高、软件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开展报告,报告团成员与2000余名低年级研究生分享自己在课程学习、学术研究、论文写作以及就业准备方面的经验。

       二、加强教育引导,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围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问题与挑战、科研规范形成以及科研不端、不当行为界定等内容,学生工作处组织制作《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传展板》,于11月21至23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集中展示宣传。二是在第五十五期研究生业余党校高级班培训课程中首次加入学术道德内容。三是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理学院等学院通过班会、党支部大会组织新生开展以考试违纪为重点的考风考纪专题教育。四是微电子学院、50net永乐高、技术物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于11月10至 26日分别组织研究生新生签署《50net永乐高学术诚信承诺书》。

       三、注重专家领航,彰显引领作用。学生工作处继续实施“百名教授进讲坛”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活动。11月23日和27日,分别邀请经济管理学院杜荣教授和50net永乐高常新教授以“文化智能与知识管理:IT人事业成功的助推器”、“启蒙与祛魅---人文主义的新使命”为题开展专题报告。另外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科研实践和奋斗历程与研究生畅谈做人、做事、做学问,彰显导师的引领作用。

        此外,学生工作处近期还将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大讨论、研究生文明宿舍创建活动,继续开展优秀研究生巡回报告会,举办多场“百名教授进讲坛”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活动,努力引导广大研究生努力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刘文博)

◆学生工作处积极开展学费代偿工作

        学生工作处近期开展了基层就业学费代偿工作,截止目前,已有21名2012届毕业生提交了申请材料。

        基层就业学费代偿是国家为了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地区工作而实行的一项资助政策,对于能够在中西部基层地区工作的本科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由国家予以代偿。自2009年此项工作开展以来,我校累计获批50余人,金额118万元。(曹立砥)

院部风采

计算机学院依托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风建设

        计算机学院长期以来注重依托课外科技活动加强学风建设,通过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学院在与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干部和学生代表充分讨论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支持和保障等机制。

       一、建设创新实验室,配套软硬件环境。学院针对新校区本科生的需求和特点,设置了分别以网络与信息安全、云计算与物联网、图形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为主题的四个本科生科研创新实验室,为每个实验室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并安排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研究生导师专门负责指导。全院本科生提交个人申请并通过专家审核后,都可以使用实验室资源。创新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近两年时间中,先后有五百余人次的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了近百件科技作品。

       二、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培训和辅导。学院以重大课外科技活动为契机每年在寒暑假定期开展科技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与辅导。此外,学院每个学期都会结合计算机领域最新的研究方向,要求相关的专家学者给本科生讲授科研前沿动态,开拓学生视野。

       三、坚持举办SCST杯创新科技大赛(科技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节是由计算机学院主办,院学生会、院大学生科协承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创新性的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科技节至今以连续举办了六届,作品数量累积超过一千件,每年有超过500人次参与,该活动在学生中已形成品牌,学生参与度较高。此外,学院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校“星火杯”,近年来成绩喜人,自2009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优秀组织奖”、“优胜杯”和“星火杯”等荣誉。

       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思路,建立深度校企科技交流机制。学院与国内多家IT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成立了“腾讯创新俱乐部”、“金山俱乐部”等校企合作开放实验室,借力企业技术优势,丰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途径。今年4月份,腾讯开放平台创新应用大赛校园巡讲在我校举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财经)对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此外,学院与GrapeCity、ThoughtWorks、Oracle等国际著名IT企业通过课外专题科技竞赛、校园讲座、生涯规划指导讲座、技术沙龙、训练营、学生到企业参观体验、校企专家互访等形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利用多种渠道传播科研精神,增强学生实践自觉性。任课教师与学生工作干部分别在课堂内外进行科研精神的传播,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引导,辅导员利用晚点名、团体辅导、个别谈心等形式动员鼓舞,不断向学生传授科研精神。同时,学院重视树立先进典型,利用多种媒介广泛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典型激励全体学生,增强学生科研实践的自觉性。(张志为)

大一新生参观校史展览接受爱校教育

        10月20日以来,2012级全体新生在新生部、党政办和校史馆的协调组织下,陆续参观了校史展览,接受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动的爱校教育。

        在参观过程中,我校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艰难办学和当时学员刻苦学习的情境深深地触动了同学们,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又深深地激励着同学们。参观之后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和大好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向我校的革命前辈和先烈们致敬。

        一名同学在观后感中写到:“昨天,我懵懵懂懂地走进大学校园,明天,我要抖擞精神、重整旗鼓,再次以迎接高考的精神状态面对今后的大学生活——校史中那些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使我不能懵懂下去。厚德、求真、砺学、笃行,西电经过81年的辉煌历程锤炼出来的校训,将伴随着我未来的大学生活,不断警醒和鞭策自己”。(陈武)

责任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