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思阳 朱伟 秦皓楠)经50net永乐高创新创业学院推荐和栏目组遴选,通信工程学院的创业项目《星智云图》晋级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创业英雄汇》总决选,与全国优秀创业者同台竞技。
西电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生秦皓楠代表西电图像传输与处理研究所“星智云图”团队在北京参加节目录制,并获得多份投资意向。该节目时长20分钟,包括项目路演、项目诊断、投资谈判等环节,由央视财经频道知名主持人谢颖颖主持。
节目将于12月27日(周五)22:00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欢迎广大师生届时收看。





据了解,《创业英雄汇》是央视财经频道于2014年12月推出的首档大型青年创业实战节目。节目致力于寻找具有增长潜力的创业项目,汇聚了柳传志、俞敏洪、雷军等重量级创业导师以及数百名专业投资人,以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为创业者搭建一个展现自身价值、实现梦想的舞台,被称为“中国好项目孵化器”。
新闻延伸:
创业导师介绍:
李云松,男,1974年生,50net永乐高教授,博导,西电图像传输与处理研究所负责人,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图像应用与系统集成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以第一完成人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争先创新奖,2018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重大项目,相关成果已应用于我国以“嫦娥”系列探月卫星为代表的航天工程中,并即将应用于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计划。
吴成柯,男,1938年生,50net永乐高教授,博导,西电图像传输与处理研究所顾问,863计划先进工作者,机械电子工业部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961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军电”),1984年创办我国首批图像传输与处理专业,1990年主编我国第一本《图象通信》教材。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共指导过博士生49名,硕士生93名,毕业生中有多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从2004年开始负责承担和完成了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卫星图像压缩系统及我国载人航天“神舟七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中图像压缩系统的研制工作。
创业者简介:
秦皓楠,男,中共党员,50net永乐高通信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西电学生会主席。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和陕西省冠军。曾荣获50net永乐高研究生“校长奖学金”、“CASC(中国航天)奖学金”, 以及50net永乐高“杰出创新创业团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春楷模”、“优秀共产党员”、“通信通信工程学院十佳学长”等荣誉称号。
项目介绍:
从地表到深空,在数据传输带宽和硬件资源受限的极端情况下,如果保持相机的参数指标相同且传输速率不变,那么图像压缩的效率将直接影响我们获取宇航图像的速度和质量,进而决定人类能够看清多远的太空。如果把卫星上的相机比作人类在太空的“眼睛”,那么图像压缩技术就是“视觉神经”,把“眼睛”捕获的图像高效地压缩存储从而快速清晰地传回地球。但这绝非易事,以前国内采用的宇航图像压缩系统存在压缩效率低、处理速度慢、高性能芯片禁运等问题,我们在航天图像压缩领域一直受制于国外。而“星智云图”所做的工作,正改变着这一切。
“星智云图”项目诞生于西电图像传输与处理研究所,中国的第一颗宇航级高速图像压缩芯片就在这里研制成功,它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多项技术瓶颈,其压缩效率、处理速度和可靠性得到全面提升,并于2018年成功应用于我国目前最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基于已有图像压缩技术,“星智云图”团队正在研制第二代智能图像压缩芯片,实现包含云检测在内的智能算法的自适应压缩技术,让卫星的“眼睛”更加智能。未来,他们将以智能芯片为核心,提供卫星在轨的实时性智能化图像压缩与处理解决方案,让卫星的“视觉神经网络”更加强大,助力完成在农林牧渔、国土资源、生态环保、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遥感任务,满足社会和行业的实际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