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读行”暑期实践队唐山实践之旅见闻

发布时间:2019-07-20 20:44:43来源:书院微信公众号 点击:

在7月17日,我们按计划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碑以及唐山抗震纪念馆,并对这两处最能反应唐山在大地震前后的发展情况的两处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1

初次看到唐山抗震纪念碑,我们已很难找到这座在在如今早已现代化的城市中早已不再高大的建筑,但当你走进它去观察这座纪念碑四面环绕的陈旧浮雕时,我们仿佛看见了几近赤裸的人们在呐喊、哭泣、在奋力地抢救着每一个还“可能”活着的人、一个个活着的人在拥抱着逝去的亲人......我们看到了那场灾难,的确如此,但却也始终难以理解,这是灾难,一场被写入人类灾难史的灾难。

延纪念碑后的广场缓缓走进抗震纪念馆,在那些近乎与真实的情景的背后我们愈加感受到了那一夜这座城市的绝望,以及,那一年,这座城市的勇敢。

2

走在馆里,听着一位位家长对孩子关于这场地震的讲述,我们感觉到了一种希望,这种希望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崛起,更是后辈们对先辈们不屈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更是这些灾难背后所蕴含的不屈的精神力量。在灾难面前。我可以从照片中看出唐山人民的积极自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迅速支援,以及唐山市各大工厂生产的迅速恢复:仅在地震后的第28天,唐山钢铁公司就炼出了第一炉“志气钢”,1979年,唐钢钢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跨入全国十大钢企行列。唐山人民,无疑也是钢铁的人民。

3

7月18日,我们参观了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对推动唐山发展的基础行业,煤炭以及其背后的开滦煤矿进行了参观,并且选择深入60米深的矿井内对往昔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开采及运输技术变化进行调查与学习。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唐山的煤矿由单纯的人工掘进到当今实现全面机械化采矿的历史变迁,同时深入了解了在革命纷飞的年代,以节振国为代表的开滦煤矿工人不屈的意志与拳拳爱国之心。

4

如今的唐山,更是依靠国家政策,立足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凭借位于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战略对接和产能合作的重要契机。

漫步走出纪念馆时,无意中看见一位老人正在纪念馆前的空地上抽着陀螺,老人愈用力,陀螺转的便愈快,或许,唐山便是这枚陀螺,地震是灾难、是伤痛,但却能够成为一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灭的动力。

责任编辑: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