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暑期实践,九号书院在行动——“有爱无艾,无毒而生”社会调研

发布时间:2019-07-18 16:51:31来源: 点击:

7月17日“有爱无艾,无毒而生”暑期实践小组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调研社会群众对艾滋病的了解程度、歧视现状和毒品的基本知识以及新型毒品的了解状况。通过群众的观点与反馈,我们了解到我们能对他们普及一些新的信息,更新他们关于艾滋病和毒品的知识库。

全体成员分为三组:第一组前往西安高新区的新东方和学而思进行调研;第二组前往西安雁塔区佳音英语培训学校;第三组前往西北政法大学附近的小区和学校进行调研。全体成员于早上八点半兵分三路展开社会调研。

小组成员首先利用几位市民排队等待早餐的时间对他们进行了采访。我们首先询问了关于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几位市民在传播方式、后期治疗等方面都有清楚的认识。

随后在路边的环卫工阿姨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能否有健康的下一代”问题上,受访者了解的知识并不准确。于是我们向她发放了相关知识手册,并且告知阿姨妊娠期女性患者有20%到45%的几率将疾病传给孩子,但是通过长期服用阻断药,有99%的概率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阿姨非常感谢我们对他进行的知识普及,也认为这样的活动对社会很有意义。

接下来调研小组来到金堆城花园小区,对社区里几位爷爷奶奶进行了采访。在面对“如果你的孩子患上艾滋病,你会怎样对待他/她”这个问题时,老人们表现出了明显的抗拒,他们很直接的回答“我家孩子肯定不会得病的,没有这个如果”。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普遍发现老年人对待艾滋病的观念非常保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

有他们的回答也可以看出“艾滋病”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敏感词汇,很多市民不想也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原因在于他们一生中也接触不到几个艾滋病患者,了解程度并不深。这正是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和努力方向:向越来越多的人普及知识、讲解案例,以此来消除大家的抵触心理和歧视观念。

离开小区后我们前往调研在长安法治文化广场活动的市民们。两位家长接受了我们关于毒品的知识的调研。他们对毒品的了解比较全面,知道毒品的常见种类,比如鸦片、海洛因、大麻以及一些新型毒品:病毒、摇头丸等,也了解毒品的危害。但很少给孩子灌输关于毒品的知识:一方面是因为工作较忙,没有时间跟孩子讨论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是觉得孩子年龄过小现在不会遇到此类问题。于是小组成员们想他们展示了很多市面上依靠包装来伪装的毒品,并且对两位家长普及了一下现在毒品常用的伪装手段,给他们展示了新型毒品几种依靠外包装的伪装,例如糖片,巧克力,奶茶,跳跳糖等。同时也告诉家长现在毒品的传播越来越面向少年儿童,孩子们如果不知道这些知识,就可能不小心地染上毒品。家长们也意识到了毒品问题的严重性,对我们的活动表示了感谢。

在最后,我们采访了职业是心理咨询师的李女士,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后,她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并且非常愿意和我们分享她的观点。在孩子保护问题上,她认为:孩子的年龄还小,力量也不够,自我保护的能力还远远不足,所以现在需要的是父母、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保护。不论是艾滋病,毒品的知识普及还是现在的热门话题——性教育,孩子们都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来保护自己,都是我们家长和社会的责任。

采访结束的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一半的受访者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还是带着有色眼镜,对他们有抵触心理,不愿意去与其进行接触。在我们问到:在了解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情况下开展一个“给艾滋病患一个拥抱”活动,您会不会选择参与这个活动,给他们一个拥抱呢?60%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因为内心对艾滋病患者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

端正态度,理性认知,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责任。要知道,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患者。无论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罹患艾滋,他们都是受害者,都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都有权利在同一片蓝天下与所有人共享平等自由的生活。我们会害怕目前不可彻底治愈的病毒,害怕报复社会传病给他人的疯子患者,但这些都不是艾滋病患者受到有色眼镜审视和唾弃的理由。身染疾病的他们需要的不是谈之色变,而是尊重与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与爱,他们也会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文字:王梦丽

责任编辑:书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