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严紫文)4月12日下午,创新创业学院“西电合伙人”第一期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107教室成功举办,活动旨在为项目发起者与学生提供一个正式、准确、可靠的双向选择平台。第一期“西电合伙人”活动共有体感指环鼠标、Robotmaster、AI旧影、图灵机器人、鲲鹏机载平台、自发电传感器等6个西电团队以及陕西师范大学短期跨境交流项目进行展示,50余名本校及外校师生参与交流。

创新创业学院老师刘毅首先向各位同学介绍“西电合伙人”活动,他讲到“西电合伙人”项目立足于构建创新创业人才与项目的双向交流平台,并希望该活动能够走出西电,加强跨高校间合作交流,促进在陕高校间创新创业人才的互动。
随后,“西电合伙人”第一期活动正式开始,参加项目依次进行展示。
第一个项目为“体感指环鼠标”,项目负责人是西电18级本科生。该产品突破鼠标体积的限制,轻松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操控。拥有无线充电、实时数据传输等黑科技,在会议室等多种场合环境实现智能办公。该项目希望和一群会硬件搭建、物联网构建,熟悉前端开发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成长。

第二个项目是由西电Robotmaster团队带来的“ICRA RoboMaster人工智能挑战赛”。该比赛是全智能机器人射击对抗型比赛,参赛队需自主研发1-2台人工智能机器人,根据击败标准机器人的时间进行排名。该项目组希望招募新成员,新成员需熟悉FreeRTOS和STM32单片机,了解Linux、ROS机器人操作系统。

第三个项目是“图灵AI教育机器人”。该项目通过成熟的语音识别、对话系统及定位跟踪、教学评测系统,实现并完善AI教育机器人的研发与制作。项目后续将完善其实用性,走向市场。团队现已初具规模,有参加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意愿。项目组想要招募精通python、Javascript等网页前端制作技术的同学。

第四个项目是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团队。她们带来的项目是“跨境高校间短期交流项目管理平台”。该项目面向境内外留学生及境内相关管理部门,已有相当成熟的项目体系。该项目通过队内相关专业成员及高校留驻部门的专业性协作,希望打造一个高校间短期交流项目的管理平台,并实现管理的流程化与自动化。项目组现在十分缺乏技术人员,急切希望能招募一批有开发、测试能力的技术人员。

第五个项目是“鲲鹏机载人工智能系统”,该项目是以长航时无人机为载体,实现针对巡线场景的无人机人工智能管理。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视觉识别及自主飞行系统,并将实现视觉目标的精确识别以及多任务复杂条件下的自主飞行能力。该项目团队核心成员来自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金奖项目《鲲鹏易飞无人机》。项目对擅长路演,掌握神经网络相关知识,会编写PID算法的人才十分渴求。

第六个项目是“自发电传感器”。运用纳米发电技术与传感器相连打造传感器系统,可实现传感器长时间、不间断使用。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产品的成本可低至0.9元。项目已完成供电模块研发,需要熟悉物联网、单片机、软件开发、传感器以及人工智能的同学来优化和适配传感器。

第七个项目是“旧影AI看—基于深度学习的黑白影片翻新系统”。该项目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黑白图片处理领域,实现黑白照片向彩色照片的快速转化并优化图像分辨率。项目目前已完成上色模型的训练和demo,期望招募一些学弟学妹对该项目进行进一步优化及改进。

活动后,现场同学们与项目负责人进一步自由交流并面试,部分项目在现场即与同学达成合作意愿。

据悉,“西电合伙人”活动未来还将走进学院、书院,联合其他高校、知名孵化器等共同举办专场活动,促进优秀项目与创新创业人才间的对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