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励我校少数民族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爱国精神,提升各少数民族同学之间的凝聚力,5月1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预科学院学生和少数民族四自总队各队队长100余人前往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和杜甫纪念馆参观学习。

参观烈士陵园 缅怀革命先烈
杨虎城将军陵园大门简洁庄严,门顶飘扬着国旗,顶额是鎏金的麦穗团簇着红五星,中间是“1949”字样,意为将军遇难之年;门额石刻“一九五七年十月”取陵园大门建成之时。
纪念馆共设大小展室七个,分别展出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详实地记录了杨虎城将军一生的战斗历程。同学们通过生动的文字、珍贵的照片了解了杨虎城将军的革命生涯及抗战期间历史事件。另外,还有西安事变专题展览以及杨虎城将军的生活用具,作战兵械以及杨母寿屏展览,特别是杨虎城将军与张学良将军在发动事变前夕手书的条幅“勿忘国耻”、“为国努力”令人注目,彰显了两位民族英雄高尚的爱国情怀。
通过这次参观,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杨虎城将军生平所做出的各种贡献:兴修水利、操练军队、统一战线,为各国人民反对法西斯鼓舞士气,联合志同道合的挚友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促进国共两党共同联合抗日,为抗日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百年回眸,勿忘昨日,珍惜今日,这次参观活动旨在激励各位同学时刻牢记历史,深化“感恩”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同学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勇于突破、艰苦奋斗、坚定乐观的革命传统,增强各位同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继承杨虎城一辈革命烈士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代诗圣杜甫 爱国忧民之心
参观完杨虎城烈士陵园结束后,老师们带着大家去参观陵园隔壁的“杜甫纪念馆”,让同学们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仁民爱物的情怀,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逢乱世不降吾格的精神。
杜甫(712至770年),字子美,号“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等,世称杜拾遗、杜工部,祖籍京兆杜陵,唐玄宗先天元年(712)生于河南巩县的一个“奉儒守官” 的家庭里。是一位爱国爱民的伟大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词光照人间,流传百世。杜甫的一生闪烁着人道善良和爱国主义的光辉,杜甫的灵魂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良心的代表体现。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努力为祖国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民族梦多做贡献。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奉献,为人民服务,把个人成长融入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让青春的光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绽放。
这是一次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诗圣杜甫和杨虎城将军等爱国人士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已经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同学们表示会向他们看齐,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我,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民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