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记者 田敬权)4月2日上午,校长杨宗凯走进位于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创新创业学院和星火众创空间,与正在这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学子们进行面对面深度交流。
“做得很好,我为你们感到高兴!”
走进专注移动互联网和小程序开发的“为之工作室”,曾被习总书记引用过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两行大标语映入眼帘。杨宗凯饶有兴趣地听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了“选课小程序”“编程语言排名”等项目,对同学们结合自身需求、灵活运用“大数据”思维完成的实践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

除了上述有益于教育教学的几种产品,作为“人工智能+”教育的智能辅助教具,“烛龙智能科技工作室”的智能机器人也很吸引眼球。杨宗凯叮嘱同学们在科技迅速迭代的大背景下,尽快发挥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助力教育教学。

在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室的攻防演练平台前,已经拿到腾讯科恩实验室实习offer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2016级本科生周旭峰侃侃而谈,为杨宗凯讲解自己和团队小伙伴们斩获“创青春”金奖作品的研发现状。杨宗凯听了十分高兴,叮嘱他们做好团队传帮带,争取产出更优秀的成果。

“继续努力,我会常来看大家的。”
提示板上列着的“科创计划”清单中,“网络报修系统”获得了杨宗凯的“点赞”,他鼓励同学们继续寻找“结合点”,多用自己研发出的成果为同学们自己服务,这样大家日常需求的满足会更加精准到位。

“你可以加一下50net永乐高负责老师的微信,后续有什么需求随时向我们反映。”“你们产品若做得好,学校可以购买或帮助推广。”杨宗凯对遇到困难的同学们说,学校会继续在经费等方面资源上给予大力支持,他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在“做”中“学”,用好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的同时,用好高年级和毕业校友的朋辈资源。
“啸谷文化创意工作室”是众创空间中唯一一个处处充满“艺术细胞”的工作室,杨宗凯勉励同学们做好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以美育为目标,打造出更加具有西电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鲲鹏无人机工作室是校友重点扶持的工作室之一,杨宗凯叮嘱同学们注意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兼顾好学业,争取课内课外双丰收。

“杨校长像个老朋友一样,非常和蔼可亲,今天深入到我们身边为我们排忧解难,是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体现,他还说有空会常来看我们,让我们感觉到很温暖。”微电子学院2017级本科生赵珂说。
“让更多的同学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受益。”
“机器人的综合性比较强,最能代表一个学校的水平,”在Robomaster机器人工作坊,杨宗凯指出,“要发挥出西电在相关领域的综合优势,学校要多多支持类似综合性项目,同时做好资源挖掘和整合,鼓励校内各类型团队间交叉融合,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众创空间联合办公区,杨宗凯详细询问了几位同学的双创参与情况。交流参观过程中,杨宗凯强调,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产学融合、产教融合是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各职能部门应该进一步丰富创新实践的层次,并做好系统衔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业态和方式,让更多的同学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受到教育,获得更多知识和能力。


杨宗凯要求,相关单位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要及时汇总分析,拿出改革方案,抓紧研究落实。各单位要多深入基层,多倾听学生心声,把学校的关怀及时带给学生,专注学生、关爱学生、体察校情、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在深化改革中推动形成育人合力,实现三全育人,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一流人才。
50net永乐高相关负责同志陪同交流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