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西电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发布时间:2018-08-28 10:30:57来源: 点击:

(通讯员 李亚汉 张志波)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823日至25日,学校联合华中师范大学举办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来自全校17个学院的107名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围绕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教学设计、资源设计等方面展开,通过培训教师感悟了信息化教学理念、体验了智慧教学环境,分享了混合式教学经验。

西电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合影

823日上午开班仪式上,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洪早清教授热诚欢迎西电教师们的到来,阐述培训的目标和意义,表示授课教师均是一流的教学专家,期望通过交流碰撞,启迪思维,促进教学改革创新。50net永乐高教务处负责人肖嵩教授在讲话中指出,西电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希望参培教师认真学习、积极交流,提高教学技艺,努力成为“德高、学高、艺高”的三高教师,并且学以致用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实现“学生主动坐到前排来、主动抬起头来、主动提出问题来”的教学新效果。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洪早清教授致辞

50net永乐高教务处负责人肖嵩教授讲话

首场讲座“信息化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由华中师范大学教师吴军其教授主讲。吴教授首先利用小程序对信息化教学认知进行现场调研,对问卷中教师观点进行点评和集中解读,分享自己教学认知。他认为教学的灵魂是教学设计、不是技术,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魅力、提升教学质量。随后,吴教授通过鲜活的案例、丰富可视化资料和幽默的语言对教学改革创新的要点进行形象阐述,在活跃的教学气氛中使教师深刻感触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的教学理念。

吴军其教授讲解“信息化时代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23日下午,荆楚理工学院副校长、原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建清教授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经验。刘教授细致讲解了华师教学改革背景、理念、进展和效果,阐明四个转变目标和实现途径: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内容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转变,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

刘建清教授介绍“华中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经验”

24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教学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李睿教授讲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专题。她指出教学设计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要运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涉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驱使下自主获取知识,并通过典型案例设计对比,仔细分析讲解了教学设计的要点和技巧。

李睿教授讲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24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徐敏教授以“文学批评混合教学”为例介绍了混合式课堂教学实践,分享了她在教学中的经验和感悟。其主要教学策略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教学互动平台,技巧性合作学习分组,课上构建多层次间的反复互动,课后线上任务增加趣味性、满足不同风格学生需要,促进学生参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

徐敏教授讲解“混合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介绍”

25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陈实教授以“体现混合式学习特征的地理课程—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为例,展示了课程数字建设的过程和关键点。她指出课程资源建设是混合—整合—融合的渐进过程,教学改革也具有阶层,由讲解式、对分式、混合式再过度到翻转式,要用心来做、扎实推进,师生共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陈实教授讲解“数字资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5日下午,参训教师观摩了华中师范大学第三代智慧教室和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切身体验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参观学习

在汇报交流会上,各小组发言踊跃,纷纷表示通过三天的聆听讨论、分享和碰撞,大家均体验感悟深刻,收获满满,在信息化如海啸一般汹涌而来的环境下,必须转变观念,迎接挑战;华师大的宝贵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培训也深化教师们对学校教学改革的理解,今后将结合承担的课程进行西电本土化的设计、迁移和创新。

分享交流

结业仪式上,肖嵩教授进行总结。她认为此次培训非常成功,成效突出,加快了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激发教师进一步思考,真正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也收获到教师对西电教学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希望参培教师成为改革的宣讲者和传播者,把培训的收获传递给每一位教师,借鉴华师的教改经验,进一步优化和促进西电特色的教学改革。洪早清教授表示教学信息化势在必行,勉励教师们潜心研究教学,用学术的心态、思维钻研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希望两校加强交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结业典礼

责任编辑:沈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