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艰苦,迎难向上是西电的老传统,也是在老教师中已经形成的一种风气,年轻的教师也应该继承此项传统。要培养学生“找”的意识,找思路,找资源,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孙振蔚语重心长地谈了很多。
近期,本学期辅导员、学习导师首次沙龙在南校区举行。本次沙龙分别以理想与信念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健康个性发展,培养创新型思维、文明宿舍创建为主题,将全校辅导员、学习导师分成四组,展开讨论交流。
“上大学的过程是理想与信念逐渐形成的过程,辅导员老师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理想与信念必须贴近学生,从小处着手。当代大学生有一部分人目标与理想缺失严重,他们是我们理想与信念教育的重点对象”,来自通信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张君博言辞恳切的说;在谈到针对80、90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问题时,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辅导员韩卿提出:“80、90的学生普遍具有群体的优点和缺点,比如自信而又脆弱。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模式,我认为应该主张学生健康个性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要顺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要注意专业理论水平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并重,例如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引导学生多参与科技实践方面的活动和竞赛。”在整个讨论交流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积极踊跃的发表自己的工作看法,交流各自的工作感想,探寻新的工作方式,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我校 “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我校辅导员、学习导师业务技能水平, 搭建辅导员沟通交流的平台,学生工作处先后组织开展了辅导员、学习导师谈心技巧专题系列培训、辅导员工作案例征集活动、辅导员业务技能展示活动等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系列活动,旨于促进我校辅导员、学习导师在工作经验、工作理念上的进一步交流,分享广大辅导员、学习导师的工作成果,探索新的工作途径,不断提高我校辅导员、学习导师业务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