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一:
编者语:大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但是如何才能把握好它,让我们在四年之后不会只是单纯的长大,而没有真正的成熟起来。听听傅超老师由衷的建议.希望可以在如何安排学习实践,怎么协调社团与学习的关系以及如何树立目标方面给予你们帮助。
freshman——我想对你说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0级辅导员 傅超
作为一名曾在西电学习七年的学姐,作为一名将与你们共同生活四年的辅导员,作为一个最真诚的朋友,我想由衷对你们讲述我自己的经验,谨希望这些建议带给你们些许裨益,以致在我们曾走过的弯路上不再留下你们的背影。
大学生活总是令人向往的,刚开学总是沉浸在憧憬的海洋里不能自已,希望自己干这干那以充实自己,但却总是误认为时间还很充裕而没有为它们制定目标和计划。几个月后才发现自己一事无成,而学习任务也越发沉重,已无暇顾及自己曾经的愿想所谓何物,这时再后悔当初的“随遇而安”已实属惘然。这是很多大学新生都会遇到的问题,甚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与我们不期而遇的一项挑战,它源于我们对时间和个人能力的错误估计,这点在大学新生间尤为突出。你们正处在一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继往是不需要你们自己安排时间的中学填鸭式学习,开来的是需要自己安排时间的相对自主式学习,由此看来,能否走好这个转折点的关键便一目了然。当然能意识到问题所在的灵敏嗅觉并不是我们迎击挑战的唯一绊脚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异常流行的懒惰和软弱也无时无刻不在削弱我们的斗志,阻碍着我们的前行。勤劳是一种习惯,不是天生的特质,我相信心有所愿,习惯一定会被培养出来。勤能补拙,希望你们的勤劳能弥补甚至褪去你们的软弱。
大学关键词还是“学”,于是我也不得不再一次提及家长或许曾万千叮嘱过的问题。大学不管学什么我希望你们能时刻提醒自己这几个问题:学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学到什么程度便可以?学习的计划是什么?很多同学学完一门课之后就抱怨:自己到底学的什么?学这些有什么用?考试怎么办呢?如果你学前问过自己这些问题,上课时好好听,我想过后也不会出现这些疑问,更不会出现考试刚刚过甚至是挂科的尴尬结局。这些问题中并没有包含询问自己所学的科目或者知识对自己有什么帮助或者益处,我自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回答的问题,当然总是有一些同学拿这些问题不断苦苦折磨自己,希望你们能洁身自好,放弃这种做法。很多知识的学习就像锻炼身体一样,锻炼了一年两年或许不见成效,但是到了六七十岁之后你就发现自己比同龄人硬朗了很多,当然知识的见效期要比这个短得多。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当量变聚集到质变的程度,水到渠成的结果也就立即显现;而急于求成,不断质疑自己的努力只能延缓学习的进程,最终也是得不偿失。
谈到是否参加社团和课外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作用,就我自己和我所了解的同学情况,利弊确是褒贬不一。参加了社团活动的人得到了与同学,朋友相互交谈,共同合作的宝贵经历和经验;而鲜有参加这些活动的这些同学或许会由充足的学习时间,因此对于学业和之后进修会做的游刃有余。不管怎样我都不认为这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以什么心态看待这些问题。如果你选择参加社团却总是抱怨时间被占用,举办活动也只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或者你选择放弃社团却羡慕其他同学的侃侃而谈,懊悔没有社团加分而与奖学金失之交臂:若非如此我想最终必将一事无成。很多事情是无法判断好坏的,不要被眼前的星星点点的利益或弊端所蒙蔽,把眼光放高远一些,保持好的心态,这样即使真的身处逆境,我想最后也不会是个坏的结果。??
过来人能给予你们的也只是过去的经验,新的道路还需你们自己探索,新的未来还需你们自己创造,愿这肺腑之言能给你们一个好的开端,选这四年西电能点亮你们的辉煌的人生。
博文链接:http://uzone.univs.cn/blog/blog_2767257_8bs3de1l302gssmw1l31.html
博文二:
编者语:本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的原则,做到传道与解惑并重,学习和熟悉同步,现实和网络结合,让我们看看靳振华对学生工作的理解。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教育贯穿到学生工作的全过程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0级辅导员 靳振华
近日,袁贵仁部长在访谈中表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好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可靠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成才第一。这是我校学生工作的基本理念,也是学院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遵循。近年来,学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思想引领、服务成才等工作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抓住新生刚刚入学的重要时期,通过朋辈引导教育,使更快地新生明确了奋斗方向、掌握了学习方案、适应了校园生活,发挥了学生骨干的正能量。开展“技物之星”评比,选树了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楷模,发挥榜样力量,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感召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紧抓“辅导员博客”建设,积极抢占网络高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有思想、高质量、近距离的博文进行思想引领、服务管理、答疑解惑。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在延续品牌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实际探索出更为有效的工作模式,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教育贯穿到学生工作的全过程。现就在工作当中产生的思考,谈三点体会:
第一,传道与解惑并重。传道就是要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帮助同学们树立做人做事做学问之中一以贯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从信仰的高度、哲学的角度、日常的程度将马列主义的基本思想大众化、中国化、学生化。努力培养一批对马列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这项工作虽然高山仰止、但必须心向往之。解惑就是要开解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烦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国民心态。
第二,学习和熟悉同步。传道必须有道,不惑才能解惑。这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和眼界。这样才能有了问题敢发声、关键时候发对声。同时,还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众观点,深入的学生中去,熟悉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话语体系、性格特点,在才能在开展工作中,把好脉、开对药。
第三,现实和网络结合。在抓好课堂和讲座等一二课堂的同时,必须看到以网络为载体的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已经成为青年学生沟通交流的常用方式。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宣教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当前,大多数学生工作系统网站仍是web1.0水平,缺少互动性,难以吸引人。网络教育要逐渐从建网络变为用网络,要构建一支信息员、评论员、技术员齐全的强大阵容,形成合力、占领高地,实现网上网下的宣教工作全覆盖。
博文链接:http://uzone.univs.cn/blog/blog_2767257_7uovnezp50pmi81hzp51.html
博文三:
编者语:谁言我辈多娇弱,且看新生初展头。军训后的他们已经褪去浮华,开始了一条比记忆还长的道路。希望他们带着能目光长远、多做总结、保持态度,最后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新生工作初体验 微感想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2013级辅导员 陈海涛
军训汇报表演刚刚落下帷幕,在与帮训教官依依不舍的惜别中,崭新的大学生活即将开始,同学们面临的将是在我们大西电度过的四年大学生活,“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做好大学规划是我们新同学需要思考的”,要是往常我一定会这么说,但是!从新生报到工作开展以来,加上军训期间与同学们的接触,特别是最近班委推选工作的进行,让我对新同学们刮目相看!可能是因为我们九零后的原因,同学们非常活泼,非常有想法,积极主动而且善于展现,“大学如何度过”这种类似的问题,相信各位同学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对于我们新生辅导员来说,新生入学工作一直在紧张的推进中,每天都处在一个极为忙碌的状态,时间精力大部分花在了如何快速捋清做好如此繁多的事务上,作为一个愿意先周密思考,然后做事的人来讲,我不得不在最快的时间里想好事务安排,然后抓紧实施。但是,我还是愿意挤出些时间,赶在新同学正式走进教室之前,给大家再提醒几点。
“多想多做多总结”。人们常说“大学是半个社会”,原因在于在这个校园里,每天早上不会再由父母把你叫醒,不会再有班主任跟在后面督促学习,不会再有人告诉你“其他都不用管,好好学习就行”,这也是同学们经常提到的大学与高中存在的不同。事前多想想,想想怎样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想想怎样和老师同学和谐相处,想想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制定计划要实施,多实践;事后做总结,总结每天工作的完成情况,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不到位的地方去完善去改进。
“注重多方面发展”。大学培养的是同学们的综合素质,成绩不再是评定一个人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将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划分了五个模块,学习成绩占其一;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公司在关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考察个人能力及工作阅历;高校建立学生组织、社团,开设学生工作岗位,也是培养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大家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多涉猎多参与多实施。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无论学习、工作,心态很重要,不必多说,这里主要强调“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自己的物品归置清楚、摆放整齐,培养自身良好习惯,理解他人生活方式,为什么进行新生军训,其意义何在,内务标准、生活制度等的建立对同学们今后一日生活习惯的培养打下基础,而且这与寝室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同学的相处也联系紧密。
“提早制定大学规划”。大学四年,转眼即逝,不要在忙忙碌碌的学习工作中,让时间悄悄溜走,结合未来发展,制定四年规划,去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一步步积攒自己的经验和能力,等站在毕业十字路口上的时候,选择更多更顺畅。
同学们还需要一段时间去融入大学生活,适应大学的校园制度,培养学习生活习惯,当然在这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木有关系,去尝试去解决,我们也做好及时的沟通,班委干部们去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同学们会在西军电的校园里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博文链接:http://uzone.univs.cn/blog/blog_2767257_unrmqjpdf067994upd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