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梁昌洪为研究生妙解学术科研如何“逼上梁山”

发布时间:2012-09-21 00:00:00来源: 点击:

9月19日下午,50net永乐高国家级教学名师梁昌洪教授在北校区阶梯教室为研究生作报告,重点解读学术科研如何“逼上梁山”。400余名研究生聆听了报告会。

“你们身上有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青春。”满头银发的梁昌洪用“精力旺盛、时间充足,没有负担、抓准方向,不被知识所累、没有包袱”来概括青年人身上所富有的宝贵财富。“青年人虽然知识不完善不充足,但有闯劲、能吃苦、敢于批判。”他说,毛泽东打仗是靠蒋介石他们给“逼”出来的,理论也是“逼”出来的,因为他拥有紧迫感,正是在这种紧迫感的作用下,他写出了《矛盾论》与《实践论》。

“我国杰出外交家周恩来,在中美建交过程中,他将自己的外交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鞭策自己的结果。”大屏幕上出现周恩来会见美国官员的轶事,一个个简洁有趣的小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谈到研究生为什么要“逼”自己,只见幻灯片上显示了二十个字:“自我惰性、自我陶醉、自我满足、自我封闭、自我苦恼”。“现在有很多研究生没有目标,认为日子很好混,读了研究生就很了不起了。这就需要导师给他们‘泼冷水’,让他们有紧迫感,有追求的目标。”梁昌洪引用世界冠军王皓、女足失败的故事,讲述了当今青年人对于挫折抵抗与自我评价的缺失。

“首先要逼出时间,即要提高时间效率、合理搭配时间、劳逸结合;其次要逼出ISO,这里的‘ISO’是指要将想做的东西写下来,写下来的做出来,做出来的总结出来,总结出来的对照出来。同时,还要逼出目标、逼出成果。逼出艺术之后,就要逼出本领。”梁昌洪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双手编织自己的青春。

“一个乡村教师给一个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两个盒子,让他在大学开始打开一个盒子,在数十年后打开另一个盒子。原来两个盒子分别装着‘不要怕’与‘不要悔’。”梁昌洪希望在场学生上完研究生后不要后悔。”

来自技术物理学院的研究生孙昊洋是第一次听梁昌洪教授的报告,他说:“梁教授讲得很切合我们研究生学习的实际,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逼’上梁山。”

本次报告是“百名教授进讲坛”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讲座之一。活动从2011年10月开展以来,已累计举办专场报告会10场,参与研究生超过3000余人。报告会由学工处副处长杨光玮主持。

责任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