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根据不同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三个结合”,全方位、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引导大学生党员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不断增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入学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长期以来,该校将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在入学教育中,由院系主要党政领导集中为新生宣讲西电的光荣历史、党建工作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介绍发展党员的基本情况,从而激发了广大学生要求进步的政治热情。同时,针对学生入党后容易产生松劲情绪的状况,学校特别重视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通过预备党员定期培训、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等活动,使党员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头作用,带动了身边的同学,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二是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长期以来,该校高度重视课堂教育形式,不断完善课堂教育模式,通过建立两个教育体系,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到目前为止,学校已经建立起两个教育体系:团支部自学小组—学院示范组—学校中心组三级大学生马列自学小组、新生部业余党校初级班—学院中级班—学校高级班三级大学生业余党校,进一步调动了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不断创新课外教育模式,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生党建工作氛围。一是充分发挥西电科大报、西电电视台、党支部QQ群、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有关党建理论、政策,了解党建信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是通过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典型事例、典型人物,以点带面,在大学生党员中发挥了辐射性作用。
三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多年来,该校以马列自学小组和学生业余党校为阵地加强党的系统理论教育,在分层次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党建工作的针对性、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理论学习的内容结合西电的传统,围绕入党动机、党建理论、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展开。与此同时,该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了理论热点专题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教育方面,学校开展了以志愿者服务活动为重点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过20多年的传承,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内容、形式上不断创新与深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广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接受了教育、做出了贡献。学校连续21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党员博士志愿服务队连续十年被授予“全国‘三下乡’优秀志愿服务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