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辅导员工作博文摘录(六)
大三了?大三了!
——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辅导员 谢巍龙
我亲爱的童鞋们,如今你们已经踏入了大三这段最重要的时光隧道,我心里有很多的话想跟大家说。。。。
如果说大学四年里哪一年最重要,我肯定对你们说每一年都很重要;但如果你非要让我四选一不可的话,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大三这一年是关键!!!有句顺口溜叫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我们经历过了大一的懵懂,大二的浮躁,大三的我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变化,开始正视自己毕业以后的发展问题,考研、就业、出国成了同学们天天谈论的话题。然而学校每年既要安排大一新生的适应养成生活,又要处理大四毕业生就业等繁杂的问题,往往对大三学生存在问题的关注程度没有大一、大四学生高,造成很多大三学生面临迷茫困惑却又无人解津的现象。在这里,我想跟童鞋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童鞋们到了大三,会自然形成不同的小群体。有学习一直很努力保持优秀的,有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多彩的,也有参加各类比赛和竞赛崭露头角的。我们有一些已经小有成果,开始沾沾自喜,而也有一部分则因为两手空空而有可能自暴自弃。对此,我认为大可不必。 失败的人可能从大一就开始萎靡不振了,而成功的人,一定都是到大三才奠定胜局。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我们可以说大一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啊,没有去珍惜,浪费了时光,到了大二的时候什么都懂了,又没有好好把握,浪费了时光。可是如果你说大三的时候还是没有抓住,那么你大学的时间就真的白白浪费掉了!大三是大学四年中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的最佳时期!!!
步入大三之后的学习再不是以前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自主式探求式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很多童鞋在大三时期过后产生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主要问题在于大三时期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自习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勤奋学习,还是终日呆在床上宅在宿舍、上网、电影游戏无所事事,如今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就意味着以后将要走的路。大一大二主要是学习一些学科的基础知识,到了大三各个专业开始接触自己本专业的专业课,针对性较强。这对每个人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可是往往很多童鞋却忽视了这一点,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大学学习与考试的规律,开始学会偷懒、学会突击,学会逃课,学会为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主要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大错特错。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为:大三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前两年可以说都在打地基,地基打的牢不牢就看大一大二的努力程度了。有同学会问那我大一大二没有打好基础,是不是就无法继续学习下去了呢?也不尽然,有道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很多有想法有志气的学生都是在大三这一年“奋起反击”的。即使大一大二离获得奖学金很远,可是到了大三却拿到了奖学金,让同学刮目相看。原因就是,只要你肯肯付出学习,你就会有收获。世界是公平的。大三从某种意义上说才是真正成就人生的转折点。所以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失败”的同学应该重新认识自己。大三是学习专业知识和充电的黄金时期。学业负担不重,业余时间充裕,可以把大把大把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比如英语不过关,可以专门功英语;专业知识不过关,可以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社会知识不过关,可以多接触社会去了解,去体验。有很多人在大学毕业了感觉很遗憾,觉得大学教育有问题,没有学到真东西,其实最重要的不在于大学教育本身,而是在于自己没有去奋斗努力,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结果。
对于大三的我们来说,如何给自己正确定位很关键。今后选择什么样的路所需要做的准备也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找工作的人平时更应该多关注社会和经济信息。坚持每天都要听听或看看新闻(CCTV1也不要错过!),常买些时事类的报纸杂志看看,可以多往图书馆跑跑,多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听听别人的看法,再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有助于我们对事物进行客观的逻辑分析判断,形成敏感神经,当然,也尽量避免成为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nerd。多读一些名人传记也很有好处,不仅增加自己的视野,也可以从别人的经历当中品位出很多生活哲理,增加面对挫折的勇气与决心(读史可以明智)。很多同学在大一大二时候利用业余时间出去做家教,不仅锻炼自己,还可以赚点外快弥补生活家用。但是到了大三尤其以后面对找工作的同学来说还是不希望大家再做家教。家教只能算做初期打工的方法,既简单又方便,不会占用自己太多时间还很轻松就赚很多钱。但是大三与大一大二不同,时间不如大一大二那么紧张,所以可以考虑找一个更接近本专业接近社会的工作会比较好,如果真的找不到再回头做家教也不迟。在大三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能够锻炼提高能力的工作是最好的了,比如说管理类的学生去企业帮着做做项目,为企业做企划,帮企业做做调查,写写文章等等,这是真正能够提高自己思维与思考能力的活动,可以对以后的工作大有裨益。有些同学如果实在找不到还可以多多参与学校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到最后如果做的不错还会得到一个奖次证书,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也是一此了解社会的好方式,多邀几个同学,在项目中建立感情,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不说,真的会从项目中学到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当然,要做好是要下一番真工夫的。这里顺便说一句,做一些社会调查是对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最好的一种方式了。因为社会调查不仅可以从一定层面上了解社会,也可以方便学生从调查中总结分析数据,整理成文,所以建议同学们在这方面多下些工夫(这跟我们专业很贴近,例如三专业做的违章电器调查,二专业做的新校区大学生是手机运营商使用情况调查等,都贴近生活,都很不错)。
而对于那些纠结于找工作和考研的同学来说,如果你已经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你又确实无意成为学者的话,那么直接工作会比读硕士更节约时间。也就是说,对于得到相同工作机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来说,尽管学历上有差距,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的起点,却是一样的。由于本科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大家都有一个错觉,认为有了更高的学历就会有更多的机遇。其实研究生阶段的培养目标,更强调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如果你根本没有做学问的兴趣和能力,那么只有稀里糊涂地混个含金量很低的学位。而此时你已经相对失去了年龄优势,自身的可塑性变得更差了。在竞争公务员或者教学、科研岗位的时候,你或许比本科生有优势;但在市场的标准面前,你却仍然没有资格骄傲。而对于那些本科所在大学或者专业不理想的同学,考研确实会是人生的重大转机。但是,假如你仍然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缺陷在哪里,仍然没有找到未来的方向,那么两三年之后,你很可能还是会痛苦于选择。不是说现在大家都拼命地去考研不对,而是提醒大家一句:上了研究生之后,并不意味着你对未来的期望值就可以调高很多。这很可能只是两三年的缓冲期,你应该做的,是对照那些本科毕业就能获得很好的工作机会的同学,尽可能地充实和提高自己。
在大三这一年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与人交际的培养。在这一年大家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人际圈子有了微妙的变化。相对要好的都是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比如求职一族,考研一族,留学一族等等。对一个人而言,有什么样的交际圈也尤为重要,因为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走出校园遇到困难能够得到的帮助。有的交际圈开始向外扩展,相对而言要比大一大二的时候复杂了很多。有跨年级跨专业的,有校外的,还有社会上认识的不同类型的人群。交际圈广泛固然是好事,但大家一定要学会慎重结交朋友,有道是朋友在多也抵不过一个知己。有的人觉得自己到了大三不仅交际圈变小了,甚至变得孤独了。这也很正常,需要自己开导自己。学会孤独就学会了生活。人大了心事也会变重,尤其大三时还对自己的前途有着种种迷惑,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被迷茫困扰和困扰折磨。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孤独有时会成就伟大灵魂。
说了这么多,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尽管来找我,这一年我们一起努力,也预祝大家有一个美满的大学成果!
博文链接:http://uzone.univs.cn/blog_2661803_02uc158e708gkh3h8e71.html#xspace-item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