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目前,我校第三届“辅导员十佳工作博客”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辅导员在发表的原创博文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博文,有的反映出辅导员在工作中的思考,有的写出了辅导员对学生细心地指导,有的寄托了辅导员对即将毕业离校学生的期望。现将部分博文予以摘编,以飨读者。
大三不容等待(二)
青春技物——技术物理学院团队博客
博文一:
编者语:大三的你是否在为考研、工作、出国而举棋不定?是否在为你今后的毕业出路感到迷茫?在毕业出路的选择上让我们听听辅导员的建议。

这段时间与学生谈话交流中,发现在大三学生中,关于毕业出路上,仍存在两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如此,便续接前面写过的一篇《大三不容等待》,在此,浅谈一下这两个问题:
一、不了解、不会了解毕业出路
大学毕业时一般来说有五种出路:找工作、考研、留学、创业、考公务员。其实,这五条不同的道路,如果从人生、职业角度去思考的话,它就是三种状态:要么现在就工作、要么储备一下再工作、要么给自己工作(创业)。考研、留学是储备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无论是考研还是留学,将来还是要就业或创业的。考公务员是找工作的一种,它是为政府工作的,为人民服务的。创业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它需要一定的个人能力和家庭社会背景。这样的话,从人生的目标来看,很多大学生毕业就有两种出路:工作和创业。
了解一个出路也是很多大三学生的困惑,因为选择的失误很多都是因为对信息了解的不全面、不正确。我从网上学到一种了解出路的方法,即以终为始的思维方式,具体是:谁选择过,谁正在做着,谁正在选择,谁做的最好、他是怎么成功的,谁和自己的情况一样、他是怎么选择的呢。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把这条出路的过来人、当事人、最优秀的、和自己最相似的等各种情况都做一个调研,然后通过调研结果对信息做出全面的了解。
二、茫然不做选择
关于毕业出路方面,茫然、盲目是很多大三学生的状态。可以这样说,即使你什么都不选择,其实本身也是一种选择,因为当毕业到来时,你是不得不走一条路的。这样的话,你觉得是自己选择一条路,并提前做好准备,然后再走好呢,还是被逼着走一条毫无准备的路好呢?当然了,没有目标是其茫然的原因。有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以实现理想来规划现在。另外,还可以总结一下本专业已经毕业的学长一般出路和状态,根据他们的毕业状态做出自己的选择,因为在一个大环境下,大家的路径应该是比较相似的。还可以从自己的经历、能力、兴趣等出发来确定目标,这是把自己的优势做为确定目标的立足点。
在此,谈及这两个问题,不一定很全面,或者也不是很正确,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用处。
最后,祝愿大三的同学能有准备有目标的走向大四,继而顺利,完整,理想的毕业!
博文链接:http://uzone.univs.cn/blog/blog_2767257_zjvy6uchq00c9393chq1.html
同学们,你们真的准备好就业了吗?
微电子学院辅导员 孙殿松
博文二:
编者语:一份漂亮的简历是大学生求职的“敲门砖”,如何做好一份吸引HR目光的简历在找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孙殿孙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大家介绍应该怎样制作一份合格的简历。

用心准备一份完美而有力度的简历是求职的关键,我们递出简历的目的是像做广告一样多快好省地把自己"推销"出去,获得面试的机会。
前几天,北京一个从事FPGA研发的公司招聘暑期实习生,我把消息通知给班里同学以后,大家表现的很积极,因为这样一个实习的机会是很难得的,会为他们以后成功就业增加筹码。但是,当我看到大家的简历的时候,有些失望。透过简历我看到了很多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不用心,不认真。
我们仔细的找找简历中存在的问题:
一、拿到简历的第一印象,这份简历是网上下载的模版,然后将其内容改变。这样的简历容易受到模版的限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特点和能力。
二、简历中的一寸照片,很多同学并不是用红色或者蓝色背景的证件照,而是很随意的一张,更有甚者是自己用手机拍摄的。这样的照片会让人感觉到你没有诚意。
三、简历的格式混乱,表格的大小宽窄不一致,多种字体混用,各种模版混搭。
四、简历内容冗余、主次不分,比如学制、出生年月、籍贯、现居住地、体重等等洋洋洒洒列举了很多无用的信息。
五、个人的学习、科研、实践经历写的很简单,并且大多数经历与所申请职位无关(例如你申请研发岗位,简历上全是社团活动、文艺活动等经历)。
六、不能很好的扬长避短,自己的优势没有表达出来,弱点却完全暴露。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一份好的简历?
简历是大学生向企业展示自己的第一机会。在制作简历时要整洁、美观,抓住重点,对自己的能力,尤其是企业看重的能力进行表述。简历要个性,注重个人特点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只有当简历高度契合招聘要求时,求职者才可能获得面试机会。
一份简历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应聘的岗位或求职希望;
2、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电子邮件,联系电话(手机号码)等);
3、与应聘岗位需求素质有关的表现、经历等,最好主题突出,条理清楚地写下来;
4、教育背景:最高学历,毕业院校,专业;
5、最后,可以附上有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如获得奖学金、优秀干部、实习鉴定、专业资格证书和发表过的论文的复印件。
另外,简历中一些细枝末节的信息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些细节不是构成优秀简历的绝对的因素,但是绝对会影响到面试机会。
基本信息:联系电话应保持畅通,经常查收邮件,避免错过面试机会。
求职意向:希望行业、目标地点两项最好与目标企业相同;目标职能数量不宜超过5个,且应有相关性,避免企业对简历产生“目标不明确”的想法。
教育、培训、实践经历:仅从最高学历或大学学历写起即可。获奖、培训、实践情况应根据目标职位的性质有选择的列入。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来的,用心成就未来!
博文链接:http://uzone.univs.cn/blog/blog_2661639_ksewld8ti0s5ab178ti1.html
如何在成长中加速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冯波
博文三:
编者语:大四毕业生离校在即,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开始新的征程的12级毕业生来说,未来的路,如何才能更好更稳地走远呢?

现在距离毕业班正式离校只剩下一月不到的时间,从此时起,12级毕业生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已经听惯了成长的学子们,即将面临的是生活和工作的双重考验,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长”这个词汇将与他再无瓜葛,对吗?!生活中我们将在不远的将来组建新的家庭,如何从真正的意义上孝敬父母,又如何拥有一个坚实的臂膀去给自己的小家以依靠?工作中如何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处理好自己的“人脉”关系,从而达到在职场上游刃有余?一切的一切在告诉我们,我们离不开成长,而我们的老师,就是我们将经历的人生的五彩缤纷!
一个问题出现了:如何在成长中加速?是简单的做好眼前,还是做好长远的谋划?是追求平淡的生活,还是崇拜多彩的人生?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并不冲突,而这些问题答案的共同点在于——积极地意识,从眼前做起。我们知道,一个加速的物体,必然是受到的一个牵引力的作用,而这个牵引力必须大于这个物体所受到的阻力。生活中的我们,就像是这个物体,如果我们受到的阻力大于我们前行的动力,那我们的事业甚至是家庭可能会出在一个下降的境况中,而这些阻力可能是我们对工作的抱怨,对生活的不满,不善于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中,不懂得去肩负应有的家庭责任等等。前行的动力经常会受到阻力的影响,往往是阻力大了,可能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动力,使之处于临时性的减小;反之亦然。因此,我们必须懂得如何去提高生活的功力,我的答案是一个积极地意识,这包括积极地生活意识:阳光的性格,积极地心态,友善的处世态度,和朋友和家人在一起的包容...;积极地工作意识:踏实的工作精神,努力地拼搏精神,机灵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有了这些,我们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游刃有余,“玩转”生活。
一个积极地意识就像是我们航海中的灯塔,它是指引我们的精神,只要时刻怀揣这样的精神,我们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形成想要的精神品质,意识决定形态,不论是大江大河,甚至是无限宽广的大海,这盏明灯都将指引我们前行,扬帆远航!
博文链接:http://uzone.univs.cn/blog/blog_2661943_to17rqnr20yp1aownr21.html
孩子,我们谈谈自我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马梅
博文四:
编者语:还处于个性定位阶段的我们,难免会偶有忧伤与懈怠,然而,总是要走向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我们应当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呢?

时常会有这样的孩子,他们或者习惯于插着耳机,低头走路,表情冷漠,一副世界与我无关的样子;或者习惯于足不出户,只在讨论电子游戏时滔滔不绝,其他时间都沉默不语;或者习惯于在耳朵上穿很多耳洞,把头发染成多种颜色,表现出自己所谓的个性。然而,比起把他们定位的多么多么另类叛逆,多么多么的不合群,我更愿意相信他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只是一时之间还没有找到那个最佳的自我。
当我们还处在把个性挂在嘴边的年纪,往往喜欢长时间停留在自己的心灵舒适区域,就像遇到危险时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那样,用逃避的方法来处理一切外来的改变。冷漠、游戏、奇异的装扮似乎就会变成那隔绝外界的沙子,带个我们安全感。自我的世界很安逸,别人进不去,自己也不愿走出来。但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现在或者未来,我们必须拥有一种使我们坚强站在大地上的东西,而这种东西一定不是逃避现实。你见或者不见,客观的现实就在那里,不来也不去,与一个未知的未来相遇,我们需要有所准备,或者是专业能力,或者是性格,或者是态度,但仅活在自己的世界给不了我们。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看过的一部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里面有这样一段台词:“人活在世上,身上至少有四种社会属性,自我,儿女,丈夫或妻子,还有当父母,这四个角色是你早晚必须要扮演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把这四份责任承担起来做完美,那你就实现了你的个人价值,也间接对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我们活着不光是为了自己,世俗是大多数人要走的路,责任是你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分内的责任做好,那么我们这个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这些或许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因为我们承担的社会角色,因为责任,我们想做的事和我们应该做的事势必要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这也是成长的一种阵痛。因为要成长,因为要把自己做大做强,继而更好的扮演其他的社会角色,我们必须从封闭的自我世界里走出来,必须学会接受一些不美好,必须学会承受挫折,必须学会适应真实的社会和生活。
我们常听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但更常说要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我们必须抛掉那些无谓的小忧伤,不带一丝丝怠惰和怯懦,勇敢的大步向前,走出心灵的舒适区域,拥抱一个真实的世界,承担应有的责任。
博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951a8c01013e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