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承”成为西电的校园风尚
——我校探索实行新生“学长引领制”
写在前面的话:每年的夏末秋初,都是各大高校迎接新生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受地理环境、心理准备、文化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新生入校后会出现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而辅导员由于日常工作繁忙,无法面面俱到的掌握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此,从高年级学生中挑选出一批政治觉悟高、成绩优秀、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学生,经过培训,对新生开展帮扶、指导、教育,便成为引导和帮助新生尽快度过入学适应期,做好学涯规划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教育管理模式,这就是“学长引领制”。
多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矢志不渝的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力争把工作真正做到学生“心坎上”。
当前正是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工作尤其是大一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出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我校探索引入“学长引领制”作为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辅助手段,以高年级优秀学生为抓手,着力推进新生适应教育和养成教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学校各个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色,结合当前工作形势,分别开展了如“灯塔计划”、“榕树林工程”、“头雁领航计划”、“党员宿导工程”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工作,成效显著。实践表明,学长引领制缩短了新生大学生活的适应期,有效地预防和矫治了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缺陷,提高了新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学涯规划能力。
责任与爱心的传承:“头雁”领航大学生活
“作为领航员,我在跟学弟学妹交流之前首先了解他们的民族信息,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当我得知有一名学弟是藏族时,我特意去查阅了藏族的生活习惯,了解他们的忌讳,然后再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去关心、帮助他。”在技术物理学院“头雁领航计划”工作经验交流会上,2010级学生领航员李一杰如是说。
“头雁领航计划”是技术物理学院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也是对新生“学长引领制”的一次大胆探索。学院在新生入学之前,通过高年级学生自愿报名和学院考查的形式,选拔出一批思想道德觉悟高、学习优秀、工作突出、责任心强的高年级优秀党员和优秀学生作为“领航员”,与新生宿舍结对子,帮助新生更快了解大学生活,平稳渡过适应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从2011年开始,“头雁领航计划”经历了初创期的阵痛,深入开展期的磨合,总结交流期的思考,时至今日,已经成为技术物理学院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过一年的努力,2011级学生平均分显著提高,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比例达到98%,共有140余件作品参加了学校“星火杯”竞赛。此外,很多宿舍不仅内务整洁、文化氛围浓厚,而且宿舍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在学习势头上更是呈献出一片“比学赶帮超”的可喜势头。
“看着他们的成长,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希望能用我的这份付出让她们在西电快乐成长。” 2011级学生杨晨表示,刚来学校时学习压力很大,领航员经常给他发短信关心他,在学习上给予他很多建议,让他感觉很温暖很贴心,现在他也成为了一名领航员,他将认真对待这份工作,努力帮助2012级的学弟学妹解决问题。
分享成长的喜悦:懵懂中有“灯塔”相伴
“学长,军训好累呀!你们军训时也这么严吗?”,“学姐,我的脚都起泡了。”,“学姐,拉歌挺有趣的,我今天还在全连面前表演了!” ……这些都是电子工程学院2012级新生们向“灯塔计划”领航员说起过的心里话,在他们的心目中,领航员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酝酿和筹备期后,电子工程学院开始在2012级新生中实施“灯塔计划”。学院选取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刚刚从大一过渡到大二的优秀学生作为领航员,与新生宿舍开展点对点帮扶,在向新生传授经验的同时,对自身也提出严格要求,身体力行,与新生共同成长。
从今年4月份开始,“灯塔计划”领航员的招募活动便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有近千名同学报名参加选拔。学院分团委书记、“灯塔计划”负责人孔东老师介绍说,“灯塔计划的实施有利于新、老学生的共同进步。一方面,学长的辅导促进了新生的入学适应,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尽快地走上正轨;另一方面,担任领航员的经历也锻炼了高年级学生的工作能力,让他们收获了成就感与自信心。”
随着军训结束,2012级新生的大学生活正式铺开,而一些新的问题也开始向领航员们扑面而来——“哪里的饭菜好吃啊?”,“报哪个社团好呀?”,“大学该怎么学习呀?”。对这些尚处于懵懂状态的大一新生来说,领航员已经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包打听”。当他们遇到困难或问题,除了辅导员老师外,又增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快捷方式”,那就是直接打电话给领航员。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榕树林”彰显榜样力量
榕树是一种桑科榕属乔木,以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榕树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继而向四面无限伸展,根枝交错,形成稠密的丛林,而榕树的这一生长特性恰恰是计算机学院开展“榕树林工程”的灵感源泉。
“榕树林工程”是计算机学院从2011年开始策划实施的一项学生工作新举措,学院选拔了一批学习成绩优秀、表达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组成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开展新老生见面会、党员进宿舍主题交流、寝室互查互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新生树立榜样典型,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新生和党员志愿者纷纷表示获益匪浅。计算机学院2012级新生郑榕宇说,“学长给我们讲了很多C语言编程的学习技巧和经验,对我们帮助很大。好多学长、学姐都非常优秀,我们一定好好努力,争取超越他们!”党员志愿者张文也表示,在开展进宿舍主题交流活动以后,他每天都会接到好几个新生的电话,涉及的问题涵盖各个方面,但他不觉得麻烦,因为这是对他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的一种无形激励。
与此同时,计算机学院也在不断对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努力找出不足之处,推陈出新。据了解,学院今年已经开始策划“榕树林工程2.0”。学院分党委副书记王卫东介绍说,在工作方案层层推进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将“榕树林”培育的更加枝繁叶茂,才能使这项工作成为计算机学院的特色活动,薪火相传。
类似的工作在我校其他学院也已不同程度的开展,如50net永乐高试行“党员宿导工程”,以党建进宿舍为核心,采取目标管理模式,从新生思想道德引领、心理健康辅导、专业学习导航、素质能力提升四个方面给予新生不同角度、不同路径的启示;软件学院推出“学长引领平台”,要求全体大一新生与大三优秀学长结对子,大二目标明确学生与大四已保研、已就业学生结对子,不同年级交叉开展互动交流,促进学院学风建设。
学长来自学生,他们比辅导员更容易取得新生的信任,也容易与新生打成一片,并成为新生倾诉的对象。因此,在新生中推行“学长引领制”已经成为我校开展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今后,学校还将对此项工作进行进一步优化,从学生选拔、职责区分、工作培训、专业搭配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工作艺术水平和工作效能,努力将新生适应教育、养成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让高年级学生成为引导、监督和帮助新生传承优良校风学风中的坚实力量。
初秋的西电校园是迷人的,晴空明净,花香满地,掩映在绿茵中的教学楼错落有致。当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齐聚于此,开始大学求学之路的时候,他们不会孤单,因为在西电的校园里活跃着一批不知疲倦的可爱学长,他们在用自己的精神力量照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