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共读一本书 畅谈人生路 ——资助中心组织资助宣传大使和阅读爱好者共同品读《梁家河》

发布时间:2018-05-25 17:39:31来源: 点击:

(通讯员 万红凤)“其实《梁家河》,就是一部真实的《平凡的世界》。”在第一期资助育人·悦读会上,学生资助大使李泊龙这样讲到,“孙少安炸山修田,习近平和村民一起打大坝;少安开砖场,知青鼓舞大家办沼气;《平凡的世界》里有修路、办私营企业的故事,《梁家河》中有办缝纫社和铁业社的画面。”这一席话,道出了他对《梁家河》独特的理解。

523日,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办,50net永乐高承办的资助育人·悦读会在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创业基地举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人和数十位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及阅读爱好者共同品读《梁家河》一书,学习总书记艰苦奋斗的精神,分享各自的奋斗故事,走进《梁家河》,走近梁家河。读书会借鉴《朗读者》模式,共有7名学生代表先行朗读书中最打动他们内心的章节,然后进行品读和分享。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F/21/ED/D3AAFBC9ECF94939E5614D48620_B4CB0B8C_80469.jpg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1/40/68/EF1ABE1290E6F98AD6561991F66_A0624876_22E91.jpg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E/33/89/0D37A390AFEFCC4E08F9D16A594_59E3EC4D_4C41B.jpg

纪实文学《梁家河》于52日首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10.2万字,40幅图片,共分为“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一声声喊我小名”“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四个部分。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插队时的工作生活,再现了他由一名知青成长为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历程,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鼓舞了一大批有志青年树立远大志向,为青春不懈奋斗。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4/7A/23/0C392FF8A06F3CA54D312352BCF_DE03DAA2_14E14.jpg

资助宣传大使李泊龙:

《平凡的世界》里,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难忘梁家河》,在内心深处,习近平始终把自己看做是延安人……在之后,我们如果说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说我们是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说我们谙熟民情或者贴近实际,那么都是感觉源于此,获于此。”朴实的嗓音里,李泊龙诠释了他对《梁家河》的理解。插队那七年,习近平从“知识分子”、“城里人”到“逃离梁家河”,后来逐渐融入以后变成人们口中的“好后生”,再到后来的党支部书记,这一路的蜕变是总书记脚踏实地,扎实奋斗的结果。“这本书也教会了我们找到人生道路的两种方法:读书修身、实践锻炼。”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和首批资助宣传大使的双重身份,李泊龙号召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奋斗,学成之后,希望更多的同学可以回到生养自己的小村庄,为闭塞的农村带回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动一批人,改造一批人,主动将个人成长成才和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3/B6/A2/4CCFBADA290B3282CAF86210FAF_2E288871_67266.jpg

资助宣传大使夏晗丹:

无功利读书的功利心

“肚子越饿越对“屠龙之术”感兴趣。文化愈到消化不了的地方,它还愈加神气起来。……越是个人生计难以解决的地方,个人越喜欢把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尤其是在理想与现实有极大冲突的时候。因此,当时许多知识青年对社会运行的希冀不是‘战争’就是‘革命’——一种使自己脱离当前状况的社会冲突。”《梁家河》书中讲到,李子壮说的当时知青读书的态度和总书记求知的读书态度是鲜明的对比。总书记这种读书态度就是“无功利的功利心”,联系个人所学专业,夏晗丹由此反思,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们读书的态度又是什么?

“在习近平看来,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读书不是为了找工作,不是炫耀,更多的是充实完善自己,认识自己的内涵与本质,起到育人作用。希望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广泛汲取书中营养,将其转化成自己的力量,努力奋斗,不负青春。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A/BD/0A/A3774BC2297F244592D56D2B9B6_C9B7553D_10FB2.jpg

资助宣传大使聂琳杰:

从射击训练谈吃苦耐劳精神

“穿着沉重的射击训练服,从早上8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训练动作:把枪举起来,瞄靶扣环,再把枪放下,就这一个动作我们训练了一个月。”聂琳杰以这样的开头先向大家讲述了她曾经学习射击训练的过程,“就这一件事情很多人会在中途放弃,当有人成功时,旁人说,你们真幸运,但很少有人会想到成功者在背后吃了多少苦。”

她说,我这个故事跟习总书记的知青经历相比也许九牛一毛,因为他做的事,也许是我们在座的同学都不曾尝试过的。“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别人怎么做,习近平就跟着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向村里人请教,渐渐地所有农活都熟悉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梁家河》中记录了他做农民时的种种劳动,经历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五大关,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练了他的生活能力,也锻炼了他的意志,所以总书记说,“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被传承,被延续下去。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7/5D/9C/3F6CFB7E7A92AA1F27DEE39A596_303B87CF_1098E.jpg

阅读爱好者张澜: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农历二三月,陕北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梁家河》里有多处描写习近平带领农民干农活、为农民办实事的事迹: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努力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一直以来的目标。

“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几十代人持续奋斗!”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这样讲到。阅读爱好者张澜说:“我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该向习总书记希望的那样,在奋斗的年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过老一辈奋斗的接力棒,仰望星空,艰苦奋斗,用扎实的本领担负起新时代的新使命。”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E/15/C8/D1ABB9E18DB114CB906F49CF748_DD907622_4C748.jpg

阅读爱好者常莎:

理科院校里文科生的奋斗之路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四川(考察沼气池)的风土人情给习近平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路上,他抓住一切机会了解民情社意,把沿途看见的好对联都认真抄写下来,闲暇之时细细品味;路上遇到新鲜的事情就刨根问底,了解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习总书记不仅体恤民情,而且爱好读书,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由此奋斗出一条自己的“幸福之路”。作为理科院校的文科生,曾经面对学校各类比赛,常莎也曾怀疑个人能力不足,后来在同学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参加星火杯、挑战杯,通过奋斗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做财务报表,做项目计划书,冲击“互联网+”大赛。

“‘越努力越幸运’,当代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机会,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她从《梁家河》中读到了这些。

http://news.xidian.edu.cn/__local/1/C1/E5/1C62EC0380DD73BB70AAC58C9C0_DCBA3B5D_157C8.jpg

资助育人·悦读会是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增强学习本领”的具体举措之一,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拓展的一次有益尝试。

 

责任编辑:xgc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