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7点,新校区工程训练中心101教室人头攒动,第十六届“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公开答辩吸引了近500名新生到场观看,参加本次公开答辩的8件作品分别是来自计算机学院的公交车自动报站系统、机电工程学院的语音报数秤,技术物理学院的基于FPGA的屏幕硬拷贝系统等。这些作品在此前举行的初评中脱颖而出,代表着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发明制作类的最高水平。


校团委任小龙书记在答辩开始前致开幕词,他指出:在新校区举办此次“星火杯”作品公开答辩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广大新生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兴趣,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带动一大批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形成浓厚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氛围。

此次公开答辩由本届竞赛评审委员会主任、计算机学院武波副院长主持。根据竞赛组委会的要求,每个进入公开答辩的队伍在决赛时都将有八分钟的自由表述时间和七分钟的评委提问时间。在自由表述中,参赛团队将一律使用Powerpoint文档作投影展示,并可充分利用包括现场讲解、功能介绍、作品调试等在内的手段在规定时间内对自己的参赛作品从尽可能多的方面作一个简单的分析介绍。评委们则提问时间内,针对选手提交的作品和自由表述提出疑问。选手在答辩后,将有一名评委对该团队的答辩作品进行点评,最后由各评委根据参赛团队在自由表述和回答提问时的表现进行打分。

来自我校相关学院的资深教师共同担任了本次比赛的评委。评委将依据组委会指定的评审细则对选手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填写评审意见。在全部答辩结束后,评委将立即对打分结果进行复议、汇总,最后的评审结果将在本届“星火杯”颁奖典礼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