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校第十七届“星火杯”竞赛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05-12-19 00:00:00来源: 点击:

12月14日晚,我校第十七届“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颁奖典礼在新校区隆重举行,历时四个月的第十七届“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圆满落幕。

“星火杯”竞赛是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标志性项目之一,也是我校具有悠久科技文化积蕴的特色活动。第十七届“星火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校团委、理学院、校大学生科协联合举办,为办好本届“星火杯”,展现西电浓厚的科技氛围,同时进一步增强新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课外科技活动参与意识,校团委在“星火杯”的筹备方面开展了大量切实而有效的工作。

本届“星火杯”竞赛首次采取学院初赛和学校决赛相结合,新、老校区展评分步推进的竞赛方式。考虑到两校区的现实情况,特别是新校区全部为一、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校团委制定了在“新、老校区深入宣传,学校、学院双重覆盖”的工作原则。为了在新校区普及“星火杯”知识、传承西电学子创新意识好、动手能力强的优良传统,校团委特意在新校区组织开展了“凌云之志星火相传,青年学子健康成才”万人签名活动,举办了“电子科技”专题讲座以及12场“星火杯”专题讲座。

经过四个月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全校参与人数多达9000人次,共提交参赛作品近1400件,经各学院的专家初评,共评出752件优秀作品进入校级终审决赛,参赛人数和入围决赛作品数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339件、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设计类作品62件、自然科学类科技论文119件、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232件。尤为可喜的是,新校区参赛作品达到了341件。

在“星火杯”科展期间,校团委结合本科教学评估进行了“新区首届科技节暨科技创新新区行”活动、“星火燎原”系列宣传、科普系列活动、“挑战杯”科技英才经验座谈会以及多场如家电维修技术、计算机实用技术、单片机以及学院电子技能对抗赛等形式的小型培训、竞赛活动,新校区十个学院共计派出27支代表队参加各种赛,共有4000余人次参加了各项赛事。本次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新区广大同学的文化生活,在营造新区浓厚的科技文化氛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帮助新校区学生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素养,形成“科技无止境,星火漫新区”的良好氛围,这成为本次“星火杯”终审决赛期间的一个亮点。

本届“星火杯”参赛学生人数、作品数之多给布展和评审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和难度,但在“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指导下,评委老师和工作人员克服许多困难,顺利的完成了本届“星火杯”的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由多年参加“星火杯”评审的有经验的专家组成,并分类对电子制作、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以及软件设计作品进行评审,在评审程序中采用现场演示、现场问辩和评委打分的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评审过程的客观性。最终理学院荣获“老校区星火杯”;技术物理学院获得“新校区星火杯”; 电子工程学院和机电工程学院荣获“老校区优胜杯”;机电工程学院和微电子学院荣获“新校区优胜杯”;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50net永乐高、软件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可控成像系统》等12件作品被评为特等奖,《局域网攻击监测器》等81件作品品被评为二等奖,《基于J2ME的手机理财软件》等188件作品被评为三等奖。

本次星火杯获奖作品都是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的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以及新近发明、研究的从实际出发,思路比较新颖,技术比较成熟,关注社会热点、实用性较强,特别是新区作品都是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的一些电子制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论文报告,说明我校新区大学生并不仅仅满足于猎取书本上的知识,他们更愿意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才干,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现阶段我校新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力和水平。

“凌云之志星火相传,西电学子健康成才”,本届“星火杯”竞赛的圆满成功离不开承办方理学院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以及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校团委将会积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搭建学生创新能力舞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努力,为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我校新老校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全面繁荣而不懈奋斗。 (校团委)

责任编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