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落下帷幕。50net永乐高报送的6件参赛作品全部入围决赛,并获得国家一等奖一项,国家二等奖四项和国家三等奖一项,其中,宁奔等同学的参赛作品“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化中医脉络诊断系统”获全国一等奖。此外,西电以总分250分居全国第13位,列西北地区之首,获“高校优秀组织奖”,通信工程学院裴庆祺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我校学生向专家评委介绍参赛作品

党委副书记龙建成与参赛学子合影

参赛同学在学校展区前合影
据悉,《中国青年报》10月16日挑战杯特刊头版对西电参赛研究生唐铭谦和留学生Khan Muhammad Fayaz进行了采访报道。本届竞赛自2011年3月启动以来,全国近2000所高校开展了校级竞赛,报备参赛作品近5万件。经省级比赛、全国复审,最终来自305所高校的1252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5千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竞赛。其中,港澳地区12所大学的55件作品参赛参展。
据了解,为了备战本届比赛,校团委早在2010年10月就进行了安排部署,并于2010年12月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二届50net永乐高“星火杯”大学生科技竞赛,保证了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此外,经精心组织策划,学校在今年6月承办了第八届陕西省“挑战杯”,获得第二名及“优胜杯”。大赛筹备期间,校团委还邀请了10余位校内外专家对遴选出的56件候选作品进行了10余次评审,模拟问辨20余次。
据介绍,本届竞赛期间,党委副书记龙建成亲临比赛现场,看望参赛学生,机电工程学院赵建老师和通信工程学院裴庆琪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参赛。参赛学子充分展示了西电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创新精神。此外,在本次全国“挑战杯”申报竞赛阶段,得到了学校党委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研究生院、教务处、科研处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备战“挑战杯”的积极性。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所在省级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起,“挑战杯”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20多年来,该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累计吸引了千余万名大学生投身校园科技创新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的“奥林匹克”,涌现出邓中翰、刘庆峰等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和数以万计的优秀作品,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媒体报道相关链接:
http://zqb.cyol.com/html/2011-10/16/nw.D110000zgqnb_20111016_1-T01.htm;
http://zqb.cyol.com/html/2011-10/16/nw.D110000zgqnb_20111016_5-T01.htm
第12届“挑战杯”我校获奖名单
参赛作品
| 参赛学院
| 第一作者
| 指导教师
| 获奖等级
|
基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数字化中医脉络诊断系统
| 通信工程学院
| 宁奔
| 裴庆琪
| 国家一等奖
|
新概念网络型室内体感服务系统
| 电子工程学院
| 杨少毅
| 焦李成
| 国家二等奖
|
低采样阵列超分辨成像方法研究--基于球面像差效应和压缩感知的超分辨成像系统
| 电子工程学院
| 彭冬
(研究生)
| 石光明
| 国家二等奖
|
重要内容无感知畸变的视频图像非等比例
缩放系统
| 计算机学院
| 唐铭谦
(研究生)
| 田玉敏
| 国家二等奖
|
双臂可移动式
遥控机器人
| 机电工程学院
| 邵明绪
| 赵建
| 国家二等奖
|
轮式/四足可变形智能
侦察机器人
| 微电子学院
| 毛启航
| 蔡觉平
| 国家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