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佳宁)为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11月13日下午,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海棠七号书院联合举办的“小柒学术训练营”系列报告第三讲于南校区G楼516教室开讲。本次报告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主题,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鲍亮副教授担任主讲。书院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部分学生参加了活动。

鲍亮教授从“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关系”引入,用辩证的观点解释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关系。他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与应用案例、内涵与特征、机遇与挑战、隐私与安全四个方面为师生细致阐述了大数据技术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他强调,大数据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深刻认识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应对复杂的安全风险,加速构建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保障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随后鲍亮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阶段、优缺点及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史等方面具体展开,他强调:“人工智能是一个学科,是一门技术,是一个跟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新领域,人工智能不能只是解决不痛不痒的问题,应该贴近生活。当前是我国加强人工智能布局、收获人工智能红利、引领智能时代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如何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浪潮中选择好中国路径、抢抓中国机遇、展现中国智慧等,需要深入思考。”

鲍亮教授精彩的讲座在学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十分积极地向鲍亮教授提出问题,并得到了细致的解答。参加讲座的徐元元同学说:“鲍老师的报告对我很有启发。大数据时代万物互联,而人工智能的崛起,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趋势。人工智能技术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重要技术,而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子,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主动为我国新一代的科技革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次学术训练营是学校星火科创文化月系列活动之一,是学院、书院协同育人的重要实践,该活动旨在帮助书院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丰富学生的理论基础,对营造书院科创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