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net永乐高
通知公告
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50net永乐高2011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发布时间:2012-11-09 00:00:00来源: 点击:

 50net永乐高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211工程”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和首批9所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50个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01个二级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本科专业。2006年教育部公布全国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六。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紧抓教学、加强科学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现有“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设2个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等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微波技术基础”、“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高频电子线路”等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性工程训练中心”、“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微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5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和96%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学校长期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建设有国防研究院和空天研究院,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十五”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3%,三大索引论文数年均增长29%,获国家科技奖励10项,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建校80余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15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2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4位两院院士,近10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和“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以及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展现着西电学子的风采,集中代表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实力与成效,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对本科教育一贯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工程能力,重视加强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3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8500余人,博士研究生1600余人,本科生人数占到全校在校生数的67%。学校设有14个学院48个本科专业。
   长期以来,学校上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工作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理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狠抓本科生教育“质量工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对外拓展等措施,努力实现着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提升水平的重大转型和科学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学校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别是2011年由校长亲自主持召开了全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探讨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确保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从人事制度上保证教学工作是教师聘任的必要条件,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聘任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将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讲比例与授课时数作为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学校从经费投入上保证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先地位,在本科规模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财政预算保证本科生均教学经费逐年增长。
   二、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继续深化,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积极性,在政策、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保障,并检查督促各项目有序推进。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截至2011年,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特色专业2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14名;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54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7部,其中6部被评为普通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10项。
   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学校建设了一批特色专业,使学校的专业优势更加鲜明;建设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有力地推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开发了一批优质的课程和教材教学资源,使网络课程资源更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效果,也锻炼了一批年轻的编者队伍,有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培养;进一步深化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了教学理念、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社会紧缺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应用人才;推动了实验教学的改革,使实验教学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提升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及管理人员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扩大了辐射面。
   三、本科教学建设与改革
   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试点班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研究型和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改革等的建设。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先后实施了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试点班和以培养工程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针对我校的行业特点以及我校毕业生中一部分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从2006年开始在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6个学院开设教学改革试点班。教学改革试点班具有单独的培养方案及大纲,单独编班、单独教学。试点班注重早期科学训练、注重实验与实践、注重全面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并注意与硕士生教育体系的衔接。试点班在一、二年级时只分学院,在学院内不分专业,学生在第三学年时选择一个专业继续学习。通过推行教学改革试点班,实现了院内自主选择专业的转专业制度。
   学校在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试点班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企业需求,学校创新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与国内外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组建领导小组和师资队伍,共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组织考核与评价,构建了我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体系。
   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学校,学校以社会认可度最高的三个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为基础,建立了“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类”卓越试点专业,待社会认可度提高后再扩大试点规模。我校“卓越计划”以电子信息技术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等措施,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以人才培养需求为指引,推动学校特色专业建设
   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在2007教育部开展的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评审中,我校的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设2个建设点)等6个专业建设点被批准为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拥有6个及以上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学校共有13所,包括我校和清华大学在内全国共有2所学校拥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全部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在其他批次专业建设点评审中,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7个专业被批准为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截止到2011年,我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5个。
   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发挥我校的专业优势,学校按照分类指导、强化特色、突出能力的建设原则,成立了“50net永乐高特色专业建设”领导机构,统筹规划,从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场地、图书资料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建设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凝炼专业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的原则,凝炼各专业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2.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1)鼓励教师在职深造。(2)增加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校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相关产业和领域学习交流,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从科研机构、知名企业聘请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职称人才为本专业学生讲授相关课程。
   3.“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专业教师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同行的交流和长期协作,邀请国内外学者、教学名师来校讲学、座谈,在教学经验、学术进展等方面进行交流。
   4.改革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在培养方案中加大课程实验的比例。二是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拓展了学生生产实习的渠道。三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在加强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学校制定了“50net永乐高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网站,供校内外学生学习使用,各课程网站根据课程进展情况和本学科领域发展的状况,对教学大纲、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视频课件等相关资料,进行更新并不断完善网络课程教学体系,方便师生交流与学习。
   学校出台《关于本科教学中试行双语教学的若干意见》并积极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和改革,举办各种国际交流活动并与国外教师联合举办Workshop积极探讨共同研究双语教学的特点、发展方向及双语教学中应该重视的问题。学校以双语课程的实施为基础,带动相关的课程群的双语教学,延伸双语教学的范围,同时使双语教学制度化并建立激励机制。
   在精品课程和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的同时,2011年学校大力推动基础课程改革,加大“高等数学”的学时数,将“数学分析选讲”增加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制定“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规范”,推进“大学英语”实施分级教学、分类培养。学校还以“卓越计划”为契机,进一步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在保证基础理论不减少的前提下,适当压缩课内学时,所有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均围绕一个整体的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而构建,并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整合重组后的专业基础课程由22门合并为12门,总学时数由910学时减为812学时,将原来相近的课程统一整合优化、精炼教学内容、合理划分各部分应讲授的内容,进行总体设计,分步骤实施。
  (四)制定教材建设制度,加大教材建设力度
   优秀教材建设是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为激励广大教师编写出版更多有特色的高水平教材,促进教材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坚持每年开展教材建设立项工作和每两年开展优秀教材评选工作,资助教师编写高质量的优秀教材。学校采用协议管理,定时督促检查作者编写教材的进度,并定期召开教材建设研讨会,研究教材建设相关问题。
   近年来,学校按照“四个层次”分类建设的原则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并制定了《省级以上优秀教材奖励办法》、《优秀教材评选奖励办法》、《教材建设基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现已形成了“分层次、多方位”的教材奖励制度。
   “十五”以来,学校共有3部教材获国家级奖,11部教材获省部级奖;承担了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10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57部,其中6部教材被评为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另外,我校有2部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教材,有6部教材被列入高等教育出版社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
   2011年学校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制订了“十二五”教材建设规划,并开创了教材建设新模式。学校与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合作共同设立了校教材建设基金,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教材、填补学科空白的前沿教材、反映我校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成果的教材、具有学科集体竞争力的系列教材以及在教学实践中反映良好的修订教材。2011年学校精心规划组织编写一套电子信息类专业平台课程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已被教育部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列为专业平台课程规划教材。
  (五)以教学改革立项方式和项目成果化方式,推动全校开展本科教学研究
   学校制定了《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管理条例》,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进教学改革。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教改基金项目立项工作,对教学改革总体研究与实践、专业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列课程的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项目进行立项。学校严格管理项目实施过程,对不同等级的教改项目给予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并通过开题答辩,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确保各项目能顺利完成既定任务。2011年我校8项教改项目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6项被确立为校级教改项目;我校承担的2009年省级教改项目在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结题验收中有4项被评为优秀。
   学校对完成好的教改项目给予奖励并积极推进教改项目的成果化,扩大其受益面。学校每两年进行一次教学成果奖的评审,评选重点集中在本科生教育上,以使高水平教师将精力集中到本科教学中并将优秀的教学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上来。对于获得教学成果奖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进修学习和出国深造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较好地开展了教学改革成果化工作。2011年我校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与时俱进,探索面向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创新人才培养方法”2个成果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智能科学与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创新与实践”等6个项目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
   四、本科教学质量保障及监控措施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科学监管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校内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及长效机制。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年度院(系)教学工作考核、领导干部听课、督导评教和学生评教等。
   为加强学校对院级本科教学工作的督导,持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工作水平,学校修订了《50net永乐高院级本科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实施办法》。新的指标体系将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与教学监控五个大类作为一级指标,具体分为19个二级指标,并结合获奖加分和违规减分情况对各学院(系)的教学工作进行考核。
   2011年院(系)考核遵照新修订的指标体系实施,根据监控范围、监控内容和工作重点不同,组织包括了学校和学院领导、教学督导、教务处、各院系、教师和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通过对考核过程及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科学的评价结论,并反馈到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为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学校建立校、院(系)两级督导制度,由教学经验丰富和学术水平高的专家教授组成教学督导工作组,对本科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教学督导组的工作内容包括: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课堂听课,根据全校各院(系)所开设课程的情况,督查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及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督查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教学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对实验教学、实习环节、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及期中、期末考试等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制度、文档、资料等进行质量检测、监控,全方位保障教学质量;收集广大师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推广好的教学经验,对学校教学工作提出建议或改进意见。2011年经过院、校两级教学督导人员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毕业设计的监督与抽查,形成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检查报告》及《2011年度督导工作报告》,为本科毕业设计提供了质量监测依据。
   学生评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监督环节。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评教活动,2011年不仅将评教的形式由传统的填涂问卷改为网上评教,方便学生评教和后期数据统计分析,而且对评教的指标及其权重进行调整,增加了开放性问题,从而更好地反映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学生评教活动结束后,学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院系及教师本人,为今后教学工作的提升积累第一手资料。2011年上学期,学生评教优良率为97%,下学期学生评教优良率为96.9%,充分反映了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认可。
   五、本科教学质量总体评价
  (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保障
   1. 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情况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为提高教学与科研质量,通过引进和培养等各种措施,打造出一支结构优化、爱校敬业的师资队伍。截至2011年,学校有院士2人,双聘院士1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0人,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5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4人。
   2011年专任教师总量稳步增长,结构进一步优化,截止2011年12月我校共有专兼职教师2436人,其中专任教师从2010年的1870人增至1908人,目前生师比为17.8。师资队伍结构如下: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039人、占54.45%,其中具有教授职称295人、占15.46%,副高级职称744人、占38.99%,中级职称791人、占41.45%。
   学历结构。学校注重教师队伍水平提高。通过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使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日趋改善。全校专任教师中,其中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1603人、占84%,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916人、占48%,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687人、占36%。
   年龄结构。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更新,全校专任教师中,年龄在35岁(含35岁)以下1005人,36岁至45岁之间531人,46岁以上372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52.7%、27.8%和19.5%。中青年教师构成了教师队伍的主体,他们基础扎实、年富力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学校坚持教授上讲台,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学校把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晋升教授、副教授的基本要求,将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讲比例与授课时数作为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2011年度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比例为81.6%,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占总课程的比例为77%,一大批学术水准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深受学生喜爱。学校还严格执行主讲教师资格审核制度,各教学单位在落实教学任务时,对主讲教师的资格进行审核,优先考虑责任心强、有教学经验、教学质量好的教师承担。同时对辅导教师备课、课堂讲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课程考核等教学全过程加强质量监控,以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对于讲课效果差的教师,加强跟踪和培养。
   学校注重加强对教师的培养。通过评比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等,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学第一线。通过资助优秀青年教师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参加公派出国留学、短期外语培训、国内进修学位和高级学者访问等,拓宽教师的国际学术视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通过开展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为青年教师切磋技艺、交流教学经验、展示风采提供了机会。2011年学校举行了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竞赛历时9个月,共有60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了竞赛。另外,学校还通过为青年教师配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科研实践能力的指导教师、定期举办教学名师示范教学活动、新老教师一对一传帮带等方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
   2. 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及特点
   学校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理念,努力汲取近几年来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成果,及时将其体现在本科培养方案之中。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如下:
         
培养目标重点体现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特征;知识体系根据培养目标所要求学生应具备的业务能力,以及能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的知识点所构成;课程体系以各知识点为基础,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的培养模式进行设置,分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素质拓展体系三大体系以及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课四大模块。目前学校培养方案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倡导精简教学内容,适度压缩课内讲授学时,不断改善学生课外学习的条件和环境,加强对学生课外学习的指导,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各类本科专业的课内总学时原则上不超过2600学时。
  (2)各类专业的最低总学分(含课内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不含课外学分):理工科专业不超过190学分,文科专业不超过170学分,经管类专业不超过180学分。
  (3)执行“外语-计算机-实践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四个不断线的教学内容安排原则。
  (4)公共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理工科专业为40%左右,文科、经管类专业为35%左右;学科(专业)基础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理科、文科专业为35%左右,工科、经管类专业为30%左右;专业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各类专业均为15%左右;素质教育与工程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理科专业为10%左右,工科专业为15%左右;素质教育与交叉学科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文科专业为15%左右,经管类专业为20%左右。
  (5)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的比例,工科专业达到30%以上,理科、经管类专业达到25%以上,文科专业达到20%以上。
  (6)对理工类专业实行高等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等课程的统考制度。
  (7)素质教育在课内学分中的体现是:金工实习、电装实习、课程设计、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人文类公共选修课等。素质教育在课外学分中的体现是:科研实践、科技论文、科技作品制作、学科竞赛、创业成果、假期社会实践、艺术设计、体育专项、技能培训、外语进修等。
  另外,学校为实现“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提出了“研究开发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种培养规格,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本专业实际情况来决定本专业采用的一种或两种培养规格,配置出多种“课程套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成才方向加以选择。
   3. 理论、实践教学落实情况
   2011年度全校共开设各类课程1546门,其中选修课程506门,选修课程所占比例为32.7%,选修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为25%。学校对于招生规模比较大的专业,基础课采用大班教学,规模一般为120人;专业课目前采用分班教学,规模一般为60人。
   实践教学质量是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坚持课内实践教学内容四年不断线,贯穿全学程。2011年全校共开设实验课程259门,实验项目达728项,其中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占90%以上,总人时数达到465万学时。
   4. 创新教育与科技竞赛
   学校针对自身在电子信息方面的办学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教育,通过开设创新教育类课程、举办创新论坛、建设创新教育基地、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性实验计划”等举措,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和氛围。
   学校在课程中渗透创新、创意、创造的精神和理念,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创新思维与实践”、“创造心理学”、“电子信息类课程设计”、“产品设计”等创新方法类课程;学校还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企业界名人来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讲座,创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近年来学校建成了“电子设计实训基地”、“数学建模实训基地”、“程序设计实训基地”、“机器人和机械设计实训基地”、“实用英语培训基地”、“经济管理学院培训基地”、“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基地”、“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地”等8个创新教育与实践培训基地。
   学校从2007年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来,累计1800余名学生参与计划,立项项目210项,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和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支持,使更多的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能够开展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11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所获成果丰硕,其中我校邵明绪等三位同学为团队的“双臂体感遥控机器人的制作与研究”项目,从全国120所高校选送的31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创新项目最高奖“我最喜爱的十件作品”称号。
   大学生课外竞赛活动一直是我校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平台,同时也是学生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舞台。学校实现了各种层次(普及层、提高层和研究创新层)、面对不同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的全覆盖。
   为扩大竞赛覆盖面,学校从1988年就组织开展了“星火杯”科技竞赛活动,至今已经组织了20余年,发展到2011年有10000余人参加、1800多件作品参赛,20余年累积参与人数达12万余人,“星火杯”科技竞赛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1年学校共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学科竞赛、科技竞赛和创新活动20余种,参加各类省级及以上竞赛活动的学生有5000余人报名,3000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1500余人参加校内竞赛或校级选拔赛。在学校的政策鼓励下,更多的教师也投入到竞赛的指导工作中来,全年共有教师150余人次指导了各类竞赛,各项竞赛都形成了稳定并具后续力量的指导教师队伍。
   竞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相关课程和教育教学的改革。2011年各类竞赛涉及到的课程达50余种,根据各项竞赛的特点,学校成立了相应的竞赛基地并由相关学院或实验中心具体负责。在竞赛的整个组织过程中,教练组根据竞赛的最新发展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培训,促进了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改革。
   2011年我校学生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全年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38项。其中:国际一等奖4项、国际二等奖5项;国家特等奖2项、国家一等奖21项、国家二等奖12项、国家三等奖7项、国家“优秀指导教师”奖1项。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继2010年捧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最高奖“Intel杯”后,在2011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该项赛事最高奖项“瑞萨杯”,实现了学校乃至陕西省各参赛高校多年来在该项赛事上捧杯的梦想。
   5. 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学校以“意识、能力、环境”即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创新能力、搭建创业环境为指导思想,通过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念,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编写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竞赛、论坛等举措,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学校一手抓电子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一手抓创业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面向全校学生陆续开设了“创业管理”、“创业者与创业战略”、“创业营销与市场调查技术”、“新创企业融资与理财”、“知识产权管理”、“创业团队建设与组织设计”、“技术项目评价方法与选择”、“知识产权基础”、“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等9门创业教育系列课程,每年有1700余名学生选修上述课程;学校还开设相关的企业管理类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证券投资的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就业与人力资本投资”、“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网络营销”、“企业文化”、“会计学原理”、“成本会计基础”等课程,每年有3200名学生选修这些课程。在开设课程的同时,学校组织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编写了一套创业教育系列教材,主要有《技术创业:创业者与创业战略》、《技术创业:企业组织设计与团队建设》、《技术创业:新创企业融资与理财》、《技术创业:市场营销与市场调查技术》、《技术创业:技术项目评价与选择》、《技术创业: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技术创业: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等7部系列教材,现已全部正式出版。学校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创业教育项目培训、高级研讨班、创新与创业教育学术研讨会,提高从事创业教育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学校以俱乐部的模式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截至2011年学校共成立了微软技术俱乐部、腾讯创新俱乐部、华为创新俱乐部、瑞芯技术俱乐部、爱立信创新俱乐部等6个创新俱乐部。此外,学校还通过“星火杯”50net永乐高创业计划竞赛、“星火杯”创业电子沙盘竞赛、陕西省“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搭建平台。“星火杯”创业计划竞赛是由我校团委于2004年发起,至今已举办4届共有5000人次参与竞赛,我校学生在陕西省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四项、银奖三项、铜奖七项,以总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捧得“优胜杯”。在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上,我校三件参赛作品获得1金1银1铜的好成绩,居西北高校之首。
   6. 教风、学风、考风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
   教风、学风、考风是学校优良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西电精神,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也是西电人践行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诠释与写照!
   2011年学校进一步加强新进青年教师实施岗位培训制度,树立教师职业意识。通过组织讲座、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大师德、教风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制度》等管理制度,规定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教师的岗位职责。
   学校进一步加强学生纪律教育,坚持教管结合,以管理促学风。2011年修订了《学生管理规定》、《学生请(销)假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通过推进《辅导员与任课教师联系制度》、《辅导员随班听课制度》等学风监管制度,合力做好学生学风建设。在2011年的学风状况调查中,整体学风优良评价保持在95%以上,教师对学生到课率、课堂纪律情况等评价良好。
   学校修订各项考试管理制度,完善考务管理流程,细化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明确有关人员职责。2011年修订了《学生考试违纪处理流程》。学校高度重视考风建设工作,采用多种方式阐明考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检查各单位落实考风建设工作。
  (二)本科教学条件与保障建设
   1. 教学经费投入

   充足的经费投入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保障。近年来学校逐年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力度,保证了教学经费的稳步增长,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有力地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2011年本科教学经费投入7627.03万元,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行政运行支出3627.6元,生均实验经费520元、生均实习经费621元。另外,在常规经费增长的基础上,2011年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投入达2593万元用于质量工程、实验室建设、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
   2. 教学基本设施、图书资料及校园网信息化建设
   学校坚持环境育人意识、注重学校硬件环境建设。学校目前分南北两个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为130多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5.27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6.6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8239.08万元,生均15046元,2011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105.61万元,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为23.6%。
   学校在南北校区分别建有图书馆,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设施先进、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以建设“知识的殿堂、学术的殿堂、文化的殿堂”为发展目标,构建形成了符合学校发展战略、IT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资源保障服务体系,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的支撑。2011年学校对文献资源建设、设备维护以及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和中央空调等硬件方面进行了建设投入。2011年新增25.5万册图书,编印2400份期刊,110份报纸;续订了41种数字资源,约80个数据库;合订期刊3000多册,进一步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外借图书约65万册次;图书馆主页访问110万次;数字资源检索/下载超过1000万次/篇;建设了一站式资源检索平台,方便了全校师生获取各类科技文献信息。目前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575万册,其中图书457.9万册,电子期刊1.9万种/90.3万册,其他电子文献26.8万册,生均图书118.3册。
   学校校园网信息化应用系统涵盖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信息化覆盖80%以上的主要业务流程,并能实现及时充分的数据共享,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师生、校友、院系、管理部门等的各类信息系统,覆盖全校用户,能做到信息共享、业务联动和服务整合。学校计入固定资产的PC服务器200台,计入固定资产的学生用计算机4000台,计入固定资产的教师用计算机3000台,全校网络接口(布线的网络接入点)总数5万个,网络通达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比例1:1,联网固定终端数30000个,校园网的接入教育网带宽300M,校园网的接入公网带宽1000M,校园网的出口带宽1300M,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平均利用率70%。
   3. 实验实习条件建设
   2011年学校新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实验室3个,新增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2个,实验室新增或更新实验设备约1000台套,全校实验室新实验开发和新实验设备研制立项107项。截至2011年我校共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下属教学实验室124个。全校教学实验室面积从2010年的42183㎡增加至43001㎡。
   学校与微软、IBM、思科、惠普、安捷伦、中兴、华为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共建了45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实验条件的联合实验室,这些联合实验室的设备、软件都是各大公司最新的产品,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和使用最前沿的技术和开发工具。联合实验室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学生可以在其中自主选题进行实践。
   学校还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了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先后与61家企业、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和联合共建实验室,保证了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26个,校内实习基地8个。
  (三)学生质量评价
   1. 2011年本科生招生情况
   生源质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随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声誉的不断提高,以及电子信息行业高速发展对高水平人才需求的加大,学校招生质量逐年提高。
   2011年学校共有招生专业44个,实际录取本科新生5234人。生源质量较往年有较大提高,录取最低分高出重点线的差值有很大提高,尤其是高分段省份有明显增加。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份中有28个省份录取最低分比2010年高,其中陕西等23个省份达到2005年以来最高点。与近几年相比,有6个省份录取最低分超过当地重点线60分以上,87%的省份录取最低分高出当地重点线28分以上,50%的省份录取最低分高出当地重点线40分以上。
   从录取平均分来看,情况也普遍好于往年,高分段省份明显增加,全国除西藏外,30个省份中有29个省份高于2010年,其中陕西等21个省份录取平均分达到2005年以来最高点。25个省份的录取平均分高出当地重点线40分以上,占所有录取省份的83%。我校在陕西的录取最低分606分高出陕西省重点线66分。
   2. 2011年本科生身体素质、毕业及毕业设计情况
   2011年学校共20573人参加体能测试,测试达标率为85.12%。
   2011年学校2007级本科生共毕业5149人,获取学士学位5107人,应届毕业生毕业率98.38%,学位授予率为97.57%。
   毕业设计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本科毕业设计工作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思考为先、保障为基、过程为主、协同为辅、氛围为导的新形势下的毕业设计综合管理新模式。通过加强毕业设计的选题、审核、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盲审等环节,加强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学校参加毕业设计人数共计5161人,选题类型分布较为合理,其中硬件与软硬结合题目的总数量连续两届保持在30%以上,文献综述题目控制在10%以下,最终成绩中的优良比例与上届基本持平,分别占12.5%和42.4%,中等和及格分别占到39.1%和5.9%。
   3. 2011年本科生就业上研情况
   学校坚持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优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为支撑,以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保证,切实提高本科生就业质量。多年来学校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位居陕西和全国高校前列,多次获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以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据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的社会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各项指标名列前茅并获评“2011-2012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进入全国就业50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教育部网站等媒体也多次对学校就业工作进行了报道。
   在2011~2012年度教育部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情调查中心和全国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对学校实施社会满意度调查中,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在被调查的25所部属院校中排名第6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为单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1年7月,学校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77%。2011年本科生上研人数为1914人,上研率为36.87%。其中上本校研究生的应届本科生有1427人,占总上研人数的74.56%,上外校研究生的应届本科生487人,占总上研人数的25.44%。
   六、学校的特色工作
 (一)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科竞赛成绩优异
   学校一贯秉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学传统,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通过在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实施全方位多样化开放式实验教学新模式,建立和完善创新教育与实践培训基地,鼓励教师积极开发与研制新实验设备,组织开展创新计划、“星火杯”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其他各类竞赛等措施,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我校本科生在校期间深度参与到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超过20%,每年本科生结合科研、生产和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高达80%。一大批学生在校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申请专利、出版专著,在全国大学生多种学科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我校自制的实验套件也得到多个兄弟院校的认同和采用,全国许多著名大学和公司来校参观交流、寻求合作,发挥了明显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全面实施“卓越计划”走在全国前列,探索工程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校是教育部批准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多次召开研讨会,组织相关专家积极制定学校的实施方案、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了学校标准、专业培养方案、企业培养计划、目标实现矩阵等;学校多次与企业沟通协商,与中兴通讯公司、德州仪器、中电集团54所、航天504所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共建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企业共同制定校企联合企业阶段的培养方案,确定开设关于行业标准、企业规范、质量控制、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课程;  学校还通过成立“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和相关管理机构、建立试点班小班管理与导师制管理模式、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委托知名教授以项目立项的方式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制定配套政策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等措施,深化和完善了“卓越计划”的实施。
   学校的培养方案获得了教育部的认可,3次作为典型案例在教育部召开的会议上印发交流;一些兄弟院校先后来我校学习“卓越计划”的相关经验或邀请我校有关专家到其学校进行经验交流;学校代表在多个研讨会上做主题报告,介绍学校开展“卓越计划”的经验。2011年7月学校负责承办了教育部“卓越计划”暑期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做主题报告。
  (三)军地联合,首创国防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拓展“卓越计划”实施领域,根据学校在国防生培养方面的工作经验以及国家科技强军战略的需要,与空军联合实施国防生“卓越计划”试点工作,努力探索以“卓越计划”为切入点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这一举措在全军国防生教育培养中属首例。
   国防生“卓越计划”采取“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学校进行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第7、8学期在部队进行联合培养。学校结合国防生的专业特点和部队的装备实际以及国防生的实践岗位,以针对性、普适性和先进性为原则开设了相关的4门专业理论课程和3门工程实践课程。
   目前首批国防生“卓越计划”试点工作现已圆满完成,在结业典礼上总政治部干部培训局对国防生“卓越计划”试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试点工作做到了“三个实现、一个突破”,即:实现了专业理论与作战装备的对接,实现了双师带教的制度设想,实现了通识教育与军事领域特殊教育的有机融合,突破了本科教育目标的局限性。
   国防生“卓越计划”培养模式提高了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空军党委的支持和认可。从2012年起,空军开始推广这种新的培养模式,决定在10所签约高校中遴选200多名大三国防生到11个航空兵、地空导弹、雷达等作战部队进行联合培养。新闻媒体也多次对国防生“卓越计划’培养工作做了宣传报道,如:2011年9月22日,中国新闻网以《首个“卓越计划”国防生试点班落户空军》为题,对我校与空军联合实施国防生“卓越计划”的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随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光明网、国防部网站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转载。社会反响热烈。同时,我校教师在《中国军事教育》、《高校教育管理》、《高等理科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学报》等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7篇,对国防生“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探讨与研究,起到了交流和辐射的作用。
   七、存在问题及对策
   50net永乐高一直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的一流人才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并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未来的本科教学工作还任重道远。学校将在以下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改革:
  (一)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离不开教学,而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专家学者、教授参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同时制定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案,有系统、有组织地提高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加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孕育高质量教学成果
学校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仍需继续深入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改革。通过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孕育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成果,形成更具西电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责任编辑:

关闭